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00844
越治越糟的腹泻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5期
     某老汉因咳嗽多痰服用了6天先锋Ⅵ号,虽然有所好转,却发生了腹泻,大便1日3~4次,医生怀疑肠炎,再更换氟哌酸口服,不料越治越糟,腹泻次数增至10余次,且有膜状物排出。后转到我院,我们建议干脆停药,5天后症状好转,1周后腹泻停止。

    这位老汉发生的腹泻是抗生素引起的,现代医学上的正式名称是伪膜性肠炎。不少支气管炎病人,除有咳嗽、多痰等一般呼吸系统症状外,令人费解的是每次发病数日后就会出现腹痛和腹泻,检查血和大便无明显异常,即便不予治疗,数日也能自愈。有时怀疑是肠炎,再予抗生素,则症状反趋严重。这种情况多半就是伪膜性肠炎

    近年证实伪膜性肠炎者粪中可分离出一种称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菌,它能产生一些毒素,致使黏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缺血坏死,黏液分泌增多,与炎症细胞等形成伪膜,从而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阳性率约为5%,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的4~10天内,或在停药后的1~2周内。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轻型病例大便每日2~3次,重者多达30余次,有时腹泻可持续4~5周,少数病人可排出斑块状伪膜,血便少见。化验可见血中白细胞增多,大便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有白细胞轻度升高。

    该病预后大都良好,停用抗生素后,1周之内症状即可消失。一般无需治疗,严重者脱水时可给予静脉补液,腹泻剧烈的病人以选用镇痛类药物为好,但不能使用颠茄、阿托品等解痉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对该病不具镇痛作用。

    伪膜性肠炎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故常有越治越糟的现象发生,因此,对一些口服抗生素后发生腹泻、腹痛、大便初为水样后有膜样排出物的病人,应警惕该病,并立即停止服用抗生素。, 百拇医药(尤志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