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0805
四十年:大山里的铿锵承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3期
     40年,没有人能说清他在山里走了多少路,只知道他每走一处,就把充满爱心的种子,洒在那里,在老百姓的心里开出希望之花;

    40年,没有人能算清他为多少百姓诊过脉,只知道他像清晨的太阳,总会把健康映满山民的笑脸;

    40年,没有人能数清他得到过多少表彰和荣誉,只知道他用崇高的医德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誓言,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

    1984年,他带领18名职工,在9孔旧窑洞中,打造了“百姓医院”;

    1996年,“百姓医院”的年业务收入超过当地所有医院;

    2005年,“百姓医院”创造了年接诊人次超过全县总人口数的纪录;

, 百拇医药     ……

    在一孔旧窑洞里,一位身着白大褂的老人被十多个农民围着,老人正在为患者诊脉,脸上总是慈爱的笑,声音总是亲切温暖。

    他就是山西省永和县中医院院长,被山民爱戴和敬仰的“百姓医生”王学诗,挂着“门诊科室”标牌的这孔旧窑洞就是王院长的办公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黄河在这片土地上千年不息地奔流而过,群山在这片土地上静默无言地逶迤。从出发地到目的地200多公里的路程,却因为没有一条成型的公路,我换乘了两次车,一路颠簸,用了7个小时,终于踏上这片土地,“百姓医生”王学诗坚守了40年的贫困阵地———永和县。

    永和县地处山西省临汾西北端的吕梁山南麓,与陕西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县,红军东征曾使小县闻名天下。全县有6.2万人口,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以穷出名,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
, 百拇医药
    “虽然这里贫困,但大山给了我很多难忘的‘第一次’,大山锻炼我成长,所以我要报答这片土地!”

    1967年,21岁的王学诗从山西省中医学校毕业,响应毛主席提出的“6·26”指示(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年轻的王学诗带着创业的激情,走进大山。

    王学诗家住襄汾县陶寺乡安李村,一马平川的好地方。去山区前,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永和的贫困,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当时的永和县只有4万人,散布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山沟沟里,“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得走一二十里”。因为穷,当地老百姓习惯一天两餐,这常使王学诗感到饥肠辘辘,没有力气“翻山越岭”,时常想念亲人,想念家,刚到永和县的他心里不免有点后悔。然而,在大山里的第一次出诊,就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1967年的冬天,飘着雪花,他推着自行车连夜走了10公里山路赶到城关镇北庄村,给一个小孩子治好了发烧。清晨,正要返回的时候,村里一个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妇女病发,很严重,王学诗让几个村民赶紧把病人送往县医院,他急忙骑着车子往山下赶,准备氧气。那时候县医院条件差,要提前去工厂里借电焊氧。下山的一路上他记不得摔了多少跤,只记得在零下摄氏几度的天气里,满头是汗。
, 百拇医药
    一切都准备好了,王学诗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病人。再次返回去,听到失去母亲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原来病人“抬到半路就咽了气”。丈夫无奈地说,“没有钱,把病耽搁了”。

    这个未被及时救治的病人深深地触动了王学诗,“百姓没有钱看不起病,我感到很痛心,更感到内疚,作为一名大夫,面对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却束手无策。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地方需要咱,永和人民需要咱,咱必须留下。”

    经历了第一次在大山出诊,神圣的使命感和深沉的责任感填满了王学诗原本孤独、低落的心。以后的三年下乡期间,他每年都报名参加县医院组织的“农村医疗队”,住农家炕,吃百家饭,“一天翻山越岭走一百多里山路很平常”。

    三年内,王学诗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用“一根针,一把草”,跑遍了永和的千沟万壑、村村寨寨,收集了民间单方验方,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大山里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医生。

    至今王学诗还记得在大山里度过的第一个春节。1970年腊月二十八,又是一个大雪飘飞的冬天,王学诗拎着早就准备好的年货,在去车站的路上,遇到白家山村的村民,请他出急诊。看着焦急的村民,王学诗放下年货,背起药箱,跟随来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一尺多厚的积雪,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患者家。病人是个4岁多的孩子,双目紧闭,双鼻孔煽动,呼吸急促,他断定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急忙取出银针,找准人中穴,一针扎下去。孩子哇的一声哭出了声,周围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下转二版),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柴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