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1544
消协警示:不要把保健品当作药品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06期
     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消费警示:保健品不是药品,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及时“请教”医生,对症下药。

    这一消费警示说:如今,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不断推出,一些经销保健品的商家盯上了中老年人,他们通过举办大型联谊会、茶话会、郊游、义诊普查等活动向老年人大肆宣传保健品功效。也有一些商家假借“送药下乡”之名,以向消费者免费赠药为诱饵,再以优惠农民为圈套,骗取农民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得手,便溜之大吉。

    据介绍,这些商家大多以推广新优药品的名义,大做文章,即以食品、保健食品或假冒伪劣药品冒充高价药品出售。

    为此,该消费者协会提醒市民,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在选择保健品时,应到正规商店购买,根据自身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认清包装盒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看清标签上的提示,同时别忘了索要和保存好发票;不要轻信保健品广告或销售者宣传时所说治愈疑难杂症的功能和疗效。老年人在接受一些“义诊”或“健康讲座”等免费服务时,一定要认真辨识,以免上当受骗;对上门推销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的产品。

    消费者协会还提醒说,市民参与医药企业举办的义诊、免费赠药、打折促销等活动:应首先核实该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查看有无合法的医疗器械、药品经营许可证。如果上述情况无法了解,一般不要轻易接受其馈赠或销售的医疗器械、药品,更不能轻易使用或服用。遇有假借推销新优药品之名,赠送或推销药品的不法经营者,要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以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高增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