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63808
服药不当易中暑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03期
     近日,李女士因腹痛到药店买了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回家服用。服药后,李女士总感觉特别热,以为天气炎热也就没在意。昨天,上班时她忽然昏倒,同事将其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中暑。经询问李女士病史,医生认为李女士患了药源性中暑,是因为服药不当导致的中暑。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辐射、传导、对流和皮肤、呼吸道水分的蒸发等途径完成。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和呼吸道的水分蒸发便成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散热途径,身体中绝大部分热量是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发出去的。而阿托品能抑制体内腺体的分泌功能,尤其抑制汗腺、唾液腺的分泌作用更为明显,因而体内的热量排不出去,导致李女士中暑。

    为此,专家提醒,在夏季服用以下三类药时要预防中暑。

    一是抗精神失常药:精神病患者服用某些药物以后,会引起体温升高乃至中暑。临床观察发现,一般患者应用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等抗精神失常药以后,上午即开始出现低热,下午3~5时,体温逐渐升高,直至晚上气温降低或经过降温处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为防患于未然,应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居住条件,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与剂量。

    二是利尿剂:随着高血压患者增多,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尿剂通过促进排尿,将人体内过多的水分和盐分排出体外,以降低血压、减轻水肿。

    但在炎热的夏季,吃利尿药的人排尿和排汗都会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

    而夏季炎热,人们出汗较多,机体本来就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这个时候如果再服用利尿剂,就可能加重以上损害。

    专家建议,如果患者在这个季节仍要使用利尿剂,在用药的同时应增加水的摄入量。为了避免水和电解质过多流失,一般来说,每4个小时应该饮水250毫升左右。另外,患者应该找自己的医生咨询一下,以决定在夏天是否继续使用利尿剂。

    三是抗胆碱能药物:此类药在临床上有多种用途,种类也很多,常见如解痉药物阿托品、颠茄。颠茄常用于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如常用药物斯达舒就含有这一成分。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的解痉平喘药博利康尼、舒喘灵等也属于抗胆碱能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多年,其主要副作用是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出汗减少等。

    正是因为它有抑制出汗的作用,临床上还将此类药物用于治疗多汗症。其他如治疗抑郁症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等、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坦和苯甲托品都属于抗胆碱能药物。

    因此,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应慎用上述药物,必须应用时,要严格掌握使用剂量。, 百拇医药(宋丽华 山东莱阳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