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网友评论 > 正文
编号:13257663
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9日
    

    

    “修道上的唯物”是创巴仁波切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说法,当时的美国在嬉皮风潮的引领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来自东方的各种神秘学说,修行方法而着迷,场面混乱而美好。如同当下的中国一样……

    常常被不同的朋友问起我的佛教信仰,我也时常试图帮助别人解答各类问题。

    我发现,问题最后的根源都是类似的,即如果不能破除“修道的唯物”,那么所有的问题基本上无法被解决。

    “修道上的唯物”是创巴仁波切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说法,当时的美国在嬉皮风潮的引领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来自东方的各种神秘学说,修行方法而着迷,场面混乱而美好。如同当下的中国一样,很多人拥有不同的上师,往来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坊,参加不同的法会,收集不同教派,学说,接受不同文化包装下的灵性教育。

    热衷于传播所有的神秘的灵异体验,热衷于各类慈善活动,热衷于全新的信仰和技巧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我”已与过去划上句号。这种恩断义绝重新做人,清新振奋又侃侃而谈的感觉确实如同某种兴奋剂令人血流加速,头脑发热,脚步轻盈。

    而创巴仁波切认为如果了解灵性学说和修持神秘教法的潜在动机是为了给“自我”更良好的感觉,那么这是一条危险又毁灭的道路。

    如同“9•11”之后的美国,笼罩在天堂之上的无常阴影消散于人们及时行乐的忘却,积极消费的态度让政府觉得渡过难关,场面繁荣,可是不久时候就是金融危机的必然到来,也许这是只“黑天鹅”,可“黑天鹅”的出现就是必然,黑天鹅就是无常的代言。

    所谓的“修道上的唯物”,指的就是人类本性中想要用各种花样和“替代疗法”来逃避或是缓解面对“自我”的恐惧,这种恐惧让人逃避“果”的存在,造作出更多“无明”的种子,借由操纵自己和他人,或是复制现实社会的规则,改头换面地继续过去的模式,继续喂养装大自我的贪求,期待,傲慢和恐惧。

    “一个人若以充实自我为修行的出发点,那是修行上的唯物主义。”

    “我们听到的许诺都纯是诱惑,我们期望佛法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有妙计高招让我们用以解决自己的沮丧,嗔恚以及性的困扰。”

    

    

    大概人的本性喜欢这种一切被重新洗牌之后建立的秩序,这种秩序让“自我”贴上了特殊的标签。游戏换了新的玩法之后,让人快速地积累在另一种规则的现实世界中很难达到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可以缓解一切在现实世界中的沮丧和失败,不用对治自己的缺点和问题。

    关于当下“修道的唯物”的盛行,据我观察,大概觉得有如下几种典型情况,比较常见。有时也会出现一个人身上交集了几种特征。对应背后不同的原因。

    其实在所有的宗教,心灵领域这些情况都有类似发生,只是佛教徒生态是我观察最多也最典型的群体。

    缺乏正确的动机和见地,是导致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

    典型症状一:重新洗牌,催眠自大型。

    在佛教徒的谈话场合中,不难见到一个不学无术,一无所成的人,却可以趾高气扬地教育一个学者“实修”的重要,关于“老实念佛”的压倒一切的作用,以及没有慈悲的可怕,最神奇的是还能指责他人的“傲慢”。或者两个资深佛教徒在交流自己的离奇的梦境而丝毫不觉的有任何的尴尬。或是揣摩上师的这个眼神和嘴角的弧度到底代表了什么样的深意。

    严肃又庄重的氛围让身在一旁的“凡人”都不好意思笑出声来。

    大概人的本性喜欢这种一切被重新洗牌之后建立的秩序,这种秩序让“自我”贴上了特殊的标签。游戏换了新的玩法之后,让人快速地积累在另一种规则的现实世界中很难达到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可以缓解一切在现实世界中的沮丧和失败,不用对治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可以利用一切诸如梦境,幻觉,完全无法论证的个人体验来证明自己的感觉是真实的。可以名正言顺地瞧不起所有人和事,忽略历史,不读诗书。最爱的活动就是评论他人“如法”或是“不如法”,评论他人的见解“究竟”或是“不究竟”。

    只需要把一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名词烂熟于胸,一一罗列分布在语句之中,就建立了新的话语权。其诀窍是郑重而不容置疑的态度,让大多数有礼貌或是爱面子怕提问显得自己无知的人不好意思刨根问底。

    建议此类症状显著人士,买本宗教辞典或是佛学大字典,现在应该也有电子版下载,很是方便,万一遇上一些不懂世故的好奇人士,或是我这种自认为语言要严谨的认真人士,就容易丢人之后,当场翻脸,场面难看。

    典型症状二:遭遇危机,紧急服药型。

    常常见到一个前几天还不信佛的人,突然在很短时间里面变得超级虔诚。言必称“师父说”,所有的出行都是为了佛事活动,焰口,水陆法会,所有的日程表都排满了有关宗教的一切活动。相信自己急需“净化”,相信一切风水、算命、塔罗、星座的说法,不分见地,照单全收。平时连太阳都不晒的人能顶着烈日站个三五小时。阅读习惯也改了,吃饭口味也变了,朋友圈子火速也换血了。

    可以想见,这些都是因为“看到”突如其来的危机,犹如瞬间踩空溺水的慌张。高估了自己的各种承受能力,受到“无常”的残酷打击,打回原形之后,救命稻草变得异常重要。

    许多深深把“度人”当作终极任务的业余传道人员,把这种时刻都当作劝人信佛的最好时机,用因果报应进行“恐吓式营销”,用“福报利益”进行愿景规划,用人海陪伴战术抵抗孤独,用真人真事进行终极洗脑。

    不带有操纵的动机,不享受成就的快感,只是为了启发人看见真相以及出离的觉悟和启发人与佛做交易,用一些方法换来好处,这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差别却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请注意一下,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师兄”潜伏,记得帮他报个传销培训的名作为回报。

    当一个人骤然间意识到牢牢把控的婚姻,世俗成就感,金钱都解决不了问题,(危机一直都在,只是没有成熟而已)早年不慎种下的恶种子一并成熟且爆发,各种家庭,感情,心理,年龄,健康,甚至是经济带来的压力突然降临的时候,是多么令人乱了阵脚的经验。

    信仰宗教如同慌乱之中拉开的药箱找到的最好打开的那一瓶,吞下药片,可惜忘了看说明。

    说明书上讲的主治症状完全和你希望的疗效相反。

    遗憾的是,佛教的教义是坦白地告诉你,其实谁都无法依靠,只有依靠你自己的力量,看见事物的原貌——不将现实放大或是描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简单说,就是你放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习惯。这是唯一的方法,是改变一切的开始。当然这种答案通常很令人失望。

    接受“失望”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学会谦卑,才会接受“我和我的成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

    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以为自己几乎无所不能,尤其是披上了“佛”的护身符之后,更是逆转乾坤,所向披靡。或是被某种神奇的力量保护,可是这种力量又会突然失灵不给面子。

    那种认为生病就放生,遇事就做法事的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幻想喝了牛奶你马上就变成奶牛一样的思路。好的种子也需要时间来成熟,解决问题只有从“因”上解决,放生和一切别的修持仪轨的作用不是诸葛亮的奇门遁甲,而是增进善的种子成熟的助缘,或者它是创造了一个机会让你的心里种下慈悲和布施的种子。

    也许有人会跳出来说有个生意有问题,他请大师念了经之后这事儿就搞定了。(从前常被咨询此类问题,我都困惑怎么每个有钱人身边都有那么多的大师呢?)

    那么我想说,以开放地态度来看,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跟相信“所见即所得”的人讨论这个话题就像你跟100年前的人讲述互联网一样无法继续讨论。

    是否有些神奇的力量能够暂时改变因果之间的距离和现实,我觉得暂不讨论。但热爱神通和热爱贷款一样,次贷危机没有产生之前都是一片平和繁荣景象。但是我可以确信的是,决定事情结果的是种子。只从一个节点看,很难看到全貌。如果你在现实的“显现”中看到了被“神迹”扭转的结果,那么请你如同看到信用卡本期大于你消费能力的账单一样。这表示,第一肯定要还钱,第二代价通常比您想像的要大。所以请谨慎使用透支功能。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你听到遇到经济或是感情问题就被告知修持某种法,或是念指定的咒语多少遍之后就事情就自然搞定,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段时间里面你没去添乱,让一件事情自然沉淀了原貌,所以得到了妥善解决。如果说这是咒语的力量,还不如说这是你控制了你的散乱心性的力量。

    所以,佛法是很有幽默感的法,不是吗?

    对于,这种病急乱投医的第二种典型“修道唯物”人士来说,建议是,人遭遇危机的主要原因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及对事态发展过于乐观天真,缺乏对自己如实的评估和认识。通常都是没有金刚钻偏栏瓷器活儿的人士。

    找到问题的根本,不要逃避,正面解决。谁都怕入错行或是嫁错郎。看病找医生,想有个好老公就积极创造有好老公的条件。生意失败检查自己的战略有没有问题,管理是否混乱。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一定是资源没有分配充足。给足时间,给足精力,方向正确,八成不会错。相信专业人士还是比较靠得住的。彻底避免自己的“侥幸心理”,记得老天是公平的。问题都不是一天造成的,也无法一天解决,做好改变的准备,不要再绕着问题本质躲来躲去了,如果要祈求佛菩萨加持,就请他赐给你面对的勇气,而不是帮你解决问题。

    典型症状三:需求灵性,填补好奇型。

    这种症状是我看过的最多的类型,我想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转化的类型。因为他们既没有前两种症状那么投机和世俗化,也没有产生后两种类型对自己的“信仰”的强烈执着。

    这类人士通常生活条件优越。受过良好教育,好奇心旺盛,凡事刨根问底。希望用知识来验证自己明白的道理,他们心里的问号和质疑常常就是转化的起点。

    他们隐隐地觉得物质世界的丰富不能解决心灵层面的各种问题。通常热情地崇拜五花八门的偶像和试图跟随不同的传统,被许多来历可疑的“宗教中介人士”带领着,忙碌地看着热闹,在混乱中,带回福祉和智慧的心理暗示。

    收集各种佛珠和上师,勇于尝试新的方法。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追寻答案。却很难找到灵性世界和现实世界能够接轨的方法,学到的知识无法转化为能觉知的智慧。他们喜欢脉轮的气感,眼前的光圈,却不见得思考生命的真意。

    但是常常苦于知道得太多,却无法建立信心的困境。虽然时常面对各种方法和传统都不能令自己满意的失望,却越挫越勇地继续前行。继续挑选,继续尝试,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度。

    无可厚非的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有个信仰或是趋向于某种信仰是件好事,对社会,对他人都是好的,有个寄托,有个约束。可极端的情况是,“许多人已经成为修行超市的专业购物者,而有些人还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这一切,我想是个过程,甚至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幸运的过程,因为只要有一瞬间的觉醒,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缺乏体验的耐心和深入学习的时间。我们在心灵领域也照搬了在世俗社会的一切习性和游戏规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逃避现实,感觉良好。

    米勒日巴所经受的折磨估计是当下的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方式,谨慎地照顾学生的脆弱的情绪似乎俨然是老师必修的功课。

    最不可思议的经验是一位女士之前热衷净土宗后来又转向NewAge,突然告诉我一句刷新我震撼体验的话,她说,“我现在对往生已经没有那么大兴趣了,觉得应该换点别的学学。”

    其神情我以为我听到的是“我觉得这家餐厅吃腻了,需要换个口味了”。

    还有一种情况真诚而引人深思。有一个朋友说他一直在决定信仰基督和藏传佛教中间徘徊,因为他捐了大量的钱财支持藏传佛教的寺庙,可是去到那里的时候,发现这些地区普遍贫困落后,可是寺庙里的出家人却用着金子镶嵌的杯子。他又说起,他的一个好朋友过世,他去了教堂参加葬礼,他觉得悲伤被教堂的美好气氛缓解很多,周围的一切让他坚信朋友已经去了天堂,他深深地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经验。

    我还记得他说,“如果给我的小孩选择信仰,我也会选择基督,因为我希望我离开的时候,他没有悲伤。”听得我一直忍不住点头。

    这段对话让我想了很久,老实说,他的决定和想法是值得深思的,就我本人的体验而言,在教堂的经验真的好于绝大多数的寺院。你会容易体验到诸如神圣、永恒、美好、洁净、升华这样的美好感觉。甚至是我在印度的巴哈伊教堂也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

    我曾经显得很有“慧根”的在一个著名寺院的焰口仪式上突然哭出来,旁边的老太太非常感动。而真相是,我是因为那么好的词句,却唱的如此难听,我被刺耳的噪音折磨到而悲从中来,涕泪横流。在心中暗暗飙出脏话。

    可是,如果你选择佛法,当然不是因为寺院,不是因为某个法师,某个帅哥。不是因为会随时可能“无常”的种种美好感觉和一次不可思议的灵异经验。因为感觉是可以被复制和营造的,生老病死的现实无法不会因为你的感觉被涂改营造而显得美好。

    选择佛法,只是因为释迦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告诉了一个“苦、集、灭、道”的真谛。告诉你飘泊在世间的真相,撕破你对永恒的执着,告诉了你一条可以获得自由的道路。

    复制了如同奢侈品牌的爱好一样,对灵性世界的追寻,也不断会有更新换代的产品,大量且品种丰富的讯息来适应人类喜欢变换花样和猎奇的习性。万紫千红中,我们总是坚信总有适合自己的一款。所以,我常常惊奇地发现,人们在反复变换菜单,切换选择的背后,是在寻找那一款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上师和教法。

    大致特征如下:

    1、不用面对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愿改变的习惯就能顺利开始由凡入圣的过程。

    2、有一个符合自己的爱好,以及长相,表现的像个朋友的老师,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又算命卜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身兼心理医生,幻想情侣,财务顾问,开药扎针等多种角色。

    3、所有现实的难题都能在师父那里找到答案,包括男朋友、房子、怀孕困难以及换工作等问题。

    4、在你腻了一个方法之后,老师会准确地为你换一种新鲜的教法对抗你的无聊和厌烦。

    对此类症状的对治方法可能就是你需要明白“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的事实,其实你的动机已经非常趋于灵性的追求,只是你太照顾自己的感觉了,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太不愿意在一件事情上逼问自己的动机和真实的感受了。也太容易说服自己给予不合理现象找到合理性。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个教法,请细心研读,学习历史,不要似是而非地混过去。好像什么都明白一点,却都无法自圆其说。有质疑的勇气是好的,而长期的摇摆不定却让人远离心性的调伏。

    典型症状四:附庸风雅,别无所长型。

    这一类非常经典,通常是在获得异性注意或是一切人际活动中给人宣讲佛法。通常极端真诚地爱好茶道、花道、香道、武士道……和一切的道。

    他们爱极了那种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的标签,出门或穿唐装,或拿扇子,长发飘飘,仙风道骨,文质彬彬。他们也如同第一类人士一样喜欢给你罗列各类名词,可是通常品味会好很多,态度会真诚很多。他们的行为让你真心地觉得佛法是他人生中一件非常美好精致的装饰品。很有美感。老实说,如果是一项爱好的话,已经非常完美而且足够了。

    当然装饰品的意思是不能拿来使用的。

    他们精心地在脑中为自己设计画面和背景音乐,时刻等待着上场的那一刻。

    估计被日本美学熏陶太久,热爱樱花似的瞬间绚烂美好。某慈善爱好者曾跟我说,“我就是需要一个殉道的理由,才觉得活着有意思”。记得很久之前,有另一个极资深佛教徒也跟我说过类似的想法,他说他的一生就是要追寻一瞬间极致的完美,用了一麻袋的形容词来给我形容那个凄美动人的画面。

    (我当时心里的反应是,你们家的门框还坚固吗?)

    佛一再表明,“於法不说断灭相”,一切都是个循环,来来回回,难道您殉道完了之后就故事结束了吗?殉道画面完了之后,反复还要再出现您的画面,岂不很尴尬,可能压根就没有收场的时候。这个令我想起张爱玲颇为得意的她在少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的结尾,虞姬刎剑垂死在楚霸王的怀中,说“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鞘”。

    但是,在现实中的情况是,故事一直在继续,主角换了身衣服又要上场。

    张爱玲老了还在文字里折腾她那解不开的心结,翻了几十年篇儿都翻不过去的是那一瞬间的美丽。

    所以,这一类人士往往是需要灵性的肯定来对抗自己心灵深处的自卑,比起第一类症状简单粗暴地用“佛教身份”来提高世俗地位那已经是强了不少。

    当然我见过的此类人士可能花了数年或是数十年的时间在佛法的修持上,可是名利关头,通通破功。还是照样“投机”地选择贪求的习性。

    对此类症状的典型人士,我几乎想不出来解决的方法。因为,讲理论你讲不过他,他们长期勤学苦练,讲修行你也讲不过他,他们可能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的佛前功课,动不动就闭关半年的禅修练习。所以,只能靠他们自己在某个时刻意识到对于佛法他们缺乏真实的见地与动机。

    典型症状五:坚信使命,猛打鸡血型。

    这一类的特征是最没办法批评的,除了恭敬和顶礼膜拜之外,我想正常的人类无法对于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加以任何微词。

    这一类既不爱名又不爱利,只喜欢“意义重大”,不是宗教偶像就是慈善楷模,或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被很多人称作是当今的菩萨。

    他们不论是坚信自己的成就可以如同恒星一样光照万代,还是觉得一盏小灯可以燎原。都在为了一个“梦想”投入地燃烧自己的生命。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付出可以改变这个时代,改变人类的现状,总之,就是要改变点什么。

    他们深信自己的使命是为了更多的人好,是利益众生的好事。到最后让一个庞大的组织成为自己的百千万亿化身去做自己希望的事情。

    这固然没有错,可是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呢?

    很多人在觉得自己有弘法利生影响他人的使命时,都选择了火速成立组织,创建山头,建立门派,扩展事业。

    可是现代社会让一切加速和放大的特性,让这些领导者和组织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深入到很多的佛教团体和组织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充满了争宠吃醋,人际斗争或是各类包装过后换汤不换药的世俗名利之争。

    不论多么正确的和高尚的理由,决定善恶的是心念的动机,因为动机会积累习性,习性会创造经验。当一个崇高的使命,被集体或是个人的负面习性带动前行,那么就会是个灾难。

    所以,如果不能减慢速度,时刻警醒自己的动机从成就事业利益他人是否悄悄转移到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可以操纵他人的心灵,甚至不择手段的话,佛和魔的界限从来就是一线之隔。

    许多伟大的老师初期都是谨慎地选择弟子,或是共事的人选,可是当事业变得更大,利益和名声随之变大的时候,组织或是人心就像被克隆的生命一样变得无法控制。与当初的初发心南辕北辙。

    那么什么是操纵他人心灵的表现呢?比如基于自己的牺牲来衡量并要求他人用同样的态度牺牲贡献,那么这是操纵他人心灵的表现;比如以希望他人信仰佛教或是从事善事为理由,用各种技巧和手段激发起成就感,愉悦感,攀比心,却始终都不引入正见的教导是操纵他人心灵的表现。

    如此情况我们只要稍作觉察就不难发现遍地都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相信这句话是很多人说服自己去操纵别人的理由,可是通常放眼望去,空中都挂满钩子了,还是半天看不见“佛智”的影子。

    真正的老师放弃任何形式的操纵,包括用使命感和优越感说服自己。因为这违背了佛法要破除执著一切为真的原则。空花道场,水月佛事。

    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觉察到操纵和被操纵的惯性,觉察动机,谨慎判断。

    《金刚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检视自己是否拥有一颗好的种子,一个对的见地和动机,以及基于这个见地的价值观,是佛法道路的开始,也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的唯一方法。

    以上五种情况非常典型,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可能会在好几个类型里面对应到自己的情况,或是从一个阶段正在过渡去另一个阶段。

    有一个朋友看过之后跟我说,你为什么一直在说我?其实不是,这是人类在遇到心灵领域的时候都会遇到的“机缘”,所谓缘,有善缘,逆缘,增上缘,逆增上缘。总之这些都是促使因地里种子成熟的各种条件,无所谓好坏,都是条件,不因我们的好恶而有差别。

    可是,阳光、雨水、空气都有了的时候,种子在哪里呢?通常,我们忘记了关心种子。

    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大师说你很有“佛缘”。

    而我们珍贵的“佛缘”,需要加上一颗纯正又完满的种子才能成长,开花,结果。

    所以,检视自己是否拥有一颗好的种子,一个对的见地和动机,以及基于这个见地的价值观,是佛法道路的开始,也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的唯一方法。

    

    四、关于相信和目的地

    证悟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状态,因为它超越了我们的概念。如果试图描述,那么一个佛教世界观持有者可以对于事物同时看到生的部分也看到灭的部分,看到有意义的部分也看到无意义的部分。

    回到创巴仁波切所描述的:"一个人若以充实自我为修行的出发点,那是修行上的唯物主义。"

    如果修道上的唯物主义背离了佛法,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目的激发我们趋向佛法。

    如同前文所讨论的,除了能够提供点"高深"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其实谈恋爱比学佛好玩儿;学艺术也比学佛有意思;研究科学或者是伪科学比学佛显得更容易接近宇宙真相;创业和经营企业比学佛刺激;不打着佛教旗号的公益事业更容易受到赞美;与道教改善生活质量的技术宝库比起来,佛教望尘莫及;基督教的归属感和天堂保证要比佛教吸引人好多;遍布中华大地的术数高人比佛教大师的占卜改运技术专业很多……基本上大多数正当的事业都比学佛有意思,更好打发时间和获得成就感。

    所以,既然又要花时间,有时还会被告知是无法想象的"多生累劫",我们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什么不一次性问得更直白些:"学佛有什么好处?成佛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成佛?"

    相信此话一出,很多资深佛教徒的头顶滴下了汗水。

    我问过很多自认为很虔诚佛教徒,"先别跟我传教了,你说的那些我听不懂,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相信你能成佛吗?"

    遗憾的是,敢说他必定往生净土的都没一两个,敢说他能成佛的就基本没有了。

    换作是别的领域,你觉得你会从事成功概率这么低的事情吗?

    如果你投资一个项目,连挣钱的希望都很渺茫的话,你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这是否很背离常识?

    目的准确是重要的,如同一场战争,你必须要知道任务是什么,你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和训练,你的敌人是谁,战场在哪里,以及如何取得胜利以及判断胜利的标准。

    坦率的说,我无法理解很多智商情商都不低的人,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都知道锁定目标,做功课和思考,质疑以及练习,为什么一进入心灵或是某个"神圣"领域就缴械投降,完全依靠人肉传播获得知识和讯息,好像问题多了就与"虔诚"绝缘。

    在佛法的传统里从来就是鼓励"质疑",如果佛陀不对他生活的合理性和生老病死的现象产生质疑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后来的所谓佛法了。

    所以,就不奇怪总是有人忐忑地悄悄问我,"如何才能真正地相信呢。"其中经典问题有:"你又没死过,你怎么能相信轮回呢?"

    或者我问别人:"万一临命终时,你去到的净土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你会不会有点后悔?"

    相信或者不相信,在佛法体系中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从来也不是一个产生罪恶感或是自卑感的来源。

    你不用一边热爱着佛所描述的这套对世界的看法,一边看着种种宗教腐败问题而犹豫要不要承认自己是个喜欢佛教的人,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佛从来就没有说,谁不信我说的话就要受到惩罚,反而欢迎你的质疑,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一切都是真实的坚固的质疑,以及对自我的质疑导致了恒久的迷惑。

    在南传佛教的巴利文经典中,佛法就被称作ehipasika,意思是"来看",不是"来相信。"

    那么,我们需要看到什么呢?什么是佛陀的"得净法眼"的正见呢?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据说,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的证悟。

    这句话中包含了我们的目的地、敌人、战场、陷阱、作战方法和最终胜利的全部描述。

    1、我们的任务:我们失去了本来有的"如来智慧德相",现在要去"发觉"回来。

    2、战斗的原因:导致我们不能成为具足智慧和福德的觉者的是我们的"妄想执著"。

    3、敌人的描述:这些执着包括了我们对于"自我"和自我感知到的一切真实与稳固,这种"真实感"造成了人类世界无所不在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的开始被称作是"无明",造成了轮回的假象。

    4、敌人的标志:随时出现在我们内心的贪求、期待、恐惧和傲慢。

    5、战场的位置:这些二元对立的建立和消失都是在"心"的内部完成。

    6、战斗过程:我们的修行是对"心"的调伏。所有修行的方法,都围绕在"一心"中消除人根本性的二元对立来进行。

    7、战斗必需装备:戒律、禅定、智慧。

    8、粮草后勤:福德、善缘、成熟。

    9、胜利的描述:二元对立的最终消除,即是解脱、觉悟、禅定、涅槃,或他们的总称"智慧"。

    10、如何判断胜利:我们功课和目标是从两方面获得"智慧"--不只是认识到,还能经验到这个二元对立消除的过程。

    从这个任务清单来看,需要准备的功课的确不少。

    也不难看出,以加强自我的良好感觉为动机的"修道上的唯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好的保护和激发了对自我的执着,与成佛"觉悟"任务中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的初衷似乎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让不同的人都贴着"佛教"的标签,但是看上去像是两个宗教,常常让人想说,你信的和我信的不是一个佛法。

    如同不同旅程的设计,最终的目的地很难一致,所谓的殊途同归是一种安慰的幻想。

    当然,"改变路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目的地"。

    证悟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状态,因为它超越了我们的概念。如果试图描述,那么一个佛教世界观持有者可以对于事物看到生的部分,同时也看到灭的部分;看到有意义的部分,同时也看到无意义的部分。

    "当悉达多看到一个人走过,即使他很健康,悉达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与灭同时发生。你也许会认为这样的人生观不太有趣,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够同时看到一体的两面,可以是非常奇妙,而且可能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这不像在期待与失望的云霄飞车忽上忽下。"

    

    五、见地,见地,见地

    正面的无常带来变化,四时更替,让善的种子成熟,让我们能逐渐进步。负面的无常,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

    "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管你觉察到没有,我们都有某种见地,也就是我们心中对于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种看法。"

    如果你觉得日子过得很好,无常离你很远,恒久的幸福无处不在,那么我觉得你不用选择佛法。同样的,你觉得日子苦得掉渣,不好的事情永远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好日子永远等不来,那么你也不用选择佛法。还有呢,你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人死如灯灭,得过且过,赶紧及时行乐,坏日子反正来了也躲不掉。那么也不适合选择佛法。

    这些见地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被称作是"断灭见",违背了无常变化的真相。大多数人持有的见地,从佛法角度来说,叫做"无明",即认为"自我"和自我的持续感是无比真实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维纠缠在大和小,主体与客体,成功和失败,富有和贫穷,精英和草根,时间和空间,牺牲与获得……在数不胜数的二元对立中来回,如同游戏中的撞珠一样。

    选择佛法的标志,是我们需要先了解佛教的见地,或者它的另一种说法,世界观和价值观。

    接受这种见地,和你是谁,从事什么职业,受过什么教育,有多少钱,穿什么衣服,抹什么面霜,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接受并且能基于一种见地决定自己的行为,估计是世界最有难度的事情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接受一个见地相当于同自己的本性较劲。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先假装或是练习正确的见地,就像是上战场之前的演练,或是大考之前的模拟考试。

    常常忘了,再常常记起,同时记得常常提醒自己。

    佛法中作为一切的基础的见地,被称作"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用以印证正法和参考自我的行为是否恰当的标准(藏传佛教多出了诸漏皆苦)。

    即:

    1、诸行无常,(一切和合的事物皆无常)反之,有某些概念和元素是恒常。

    2、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反之,有些情绪是纯然愉悦。

    3、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反之,有事物本具自性而存在。

    4、涅槃寂静,(涅槃超越概念)反之,证悟存在于时间,空间,能力或场域之中。

    (我使用了宗萨仁波切《正见》一书的汉译法,如果对四法印有兴趣一定要看这本书。)

    佛法是基于这四种见地,一套完整的心性训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觉悟。可惜不是拯救世界,或是更个人英雄主义的形容,这个觉悟,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能够愉快地、坦然地面对各种人类渺小如同沙砾一样的失望。很幸福地,面带笑容地告诉自己在"果"的面前,"其实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从种子开始。

    道出市面上"修道唯物"真相的创巴仁波切是我看过最不给面子的佛法老师,宗萨仁波切和他还真是有一拼。他在每一本书里面强调见地的重要性。在一个课程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早上在市场上看见一条狗,专注地,长时间地盯着一块肉,如同禅定一样,我想知道,我和那条狗一样吗?"

    宗萨仁波切说,"如果缺乏见地,那么坐在那里数着呼吸,你和它没有特别的不同。"

    其实,不只是密宗的传统。在整个佛法体系中,见地都是核心的问题。因为佛教的"信"不是"相信"的信,是"知见"的信,是建立在了解、觉知的基础上的认识。

    宗萨仁波切在另一个演讲中说:"了解生活徒劳无功的那面就是见地","了解到这是徒劳无功并不意味着你该辞去工作,你应该继续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不呢?你应该只管去做,但始终知道真实的身份,始终记得处境的真相。"

    那么,什么是佛法一直让你记得,并时刻警觉的真相呢?两个字,"无常"而已。

    一切都是可转化,相互依存的。无所谓悲观、乐观,只是如实。

    正面的无常带来变化,四时更替,让善的种子成熟,让我们能逐渐进步。负面的无常,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这个就数不胜数了,这就是人们企图用佛教或是灵性修持来解决不安全感的荒谬,因为,佛从来没有告诉你,这个可以被解决,从来没有说过一个方法可以解决你对死亡的恐惧,对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控制欲和焦虑,对金钱的贪求和热爱,和我们无止境地不安全感和想换花样的习性。

    

    六、对治

    我们就像一个打壁球的人,不断地加快发球的速度,于是被自己发出的球打得鼻青脸肿。当你减少发球时,被打到的机会就变少,于是比较从容。

    一切的解决之道都基于你对无常的了解。

    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了知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特征就是有缺陷。更深一层的时候,你了解这种缺陷是心造的幻想。其实一切是圆满和具足。了知所有的存在要依赖无数种因缘的成熟,除了让"因"变得好,在"果"上如何下功夫都是徒劳。

    时刻像个情报处长一样地了解自己的动机,因为动机是最重要的"因",或称作是种子。

    总之,听上去无聊而且很不时髦,不像舒适的瑜伽课,能够带来心灵的舒缓,身体放松,似睡非睡的舒适体验。而是持续地跟自己过不去,对治自己的贪求、期待、傲慢和恐惧。

    与这些你讨厌的或是正得意陶醉的特质单刀赴会,狭路相逢时,并不好过。要面对不断对自己的失望,再从头来过。当然这个过程也充满乐趣,所有的快乐也许都比不上你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多年躲避之后终于正面交锋胜利的成就感。

    突然想起,大家都很喜欢"福报"这个字眼,或者很喜欢修持各种福德具足的法,天上掉钱,一本万利,护法环绕,拥有特权,所向披靡。

    坏消息是,你可能误会了,也许佛教认为最大的福德是你升起了坚定地,跟自己过不去的信心,你突然想要明白是什么在导致我们的苦,是什么在操纵着生老病死的循环,你突然放弃了换花样哄自己开心的兴趣,决定要跟自己死磕。

    你开始给自己制定各种各种稀奇古怪的规矩:爱钱就捐钱;工作狂就休息;喜欢热闹就自己待着;喜欢独处就去做义工;觉得自己口齿伶俐就写作;觉得自己像邓爷爷就去学英语……总之,就是不让自己在很舒服很陶醉的那个状态里面呆着。

    你开始明白:不能什么都想要,明白要放弃,做减法才是王道。那么恭喜你,你具备了最珍贵的由戒,由出离,由止息升起的无上福德。

    只有这里才开始会有智慧,智慧和知识几乎没有关系,智慧是宝剑,遇到问题就能挥剑斩断烦恼,解决问题。大多数山寨的智慧,都是供在案头的宝剑,生锈了拔不出来。

    由戒才生定,我几乎没有在缺乏戒的修持,也就是对治的修习的人身上看见过定力这个东西。禅定是觉察的连续状态,可惜我只在很少人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通常禅定是禅堂和蒲团的特别状态。

    "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在18岁的时候我看见宗萨仁波切的这句话,当时很不以为然。在后来的生活中,逐渐觉得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办法。

    这个可能要从两方面解释。

    从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断地"作为",一切的事情都要有所反应,确定立场,表明态度,一切都是越多越好,我们就像一个打壁球的人,不断地加快发球的速度,于是被自己发出的球打得鼻青脸肿。当你减少发球时,被打到的机会就变少,于是比较从容。

    另一方面,人类小我的本性就是过度反应,任何能激起小我的情绪反应的事件,都能被情绪、思考和存在脑中夸张的故事情节放大,变得严重,形成冲突。

    这个用简单的方法说就是,十年前你觉得为了他要死要活的那个人,现在是不是觉得他死他活都跟你没什么关系。是不是半夜本来觉得天大的事情,早上起来就觉得没什么了?

    所以,什么都不做,是给自己减少麻烦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起伏的最好办法。

    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从因缘法的角度来说,事情的成就不是某一个个体决定的,要依赖很多的条件,所以,你想成就的不会因为你的过度反应,更玩命儿地付出而成就,你想要阻止的也不会应为你极度努力而不会出现。所以,在情绪风云突变的当下,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因为他避免了过度反应地把水越搅越混的恐怖局面。

    所以,在巴利文《中部经》中,佛说:"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够在享受欲乐的时候,以客观的态度,了了分明这是享受,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在从欲乐得到解脱时,客观了知这是解脱,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又在《杂部经》中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宗萨仁波切说:"如果我们开始了解--不只是智识上,而是情感上的--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那么我们的执着就会减少。"

    "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存在的话,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在生活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我们仍然会经历情绪,但它们不再能戏弄我们,蒙蔽我们。我们仍然能坠入情网,但没有被拒绝的恐惧。我们会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会是特别的一天。"

    所以,见地跟相信,跟行动,跟乱七八糟的仪式基本没关系,只需要安静地,看着这一切。

    只是纯净地觉察,没有多余的动作。

    如果说,佛的智慧是一种能量的话,那么这个无穷的能量就是镜子一样的觉照。

    借由"减法"和止息,我们才能产生专注,才能让我们比猴子还要好动的心逐渐调伏,才能解决人类基本的不安全感。这也许是实践佛法的第一步,可是这一步是对抗人类惯性的最不容易的一步,走出了这一步,就会有些幽默感了,不然一切都实在是太严肃了。

    我们的传统强调意义,就嫌一件事情真实都不够给力,一定要再拔高再拉长,所以无常是多么不容易了解的事情。如果生命的本质和树上的一片落叶一样,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沮丧。

    人类的本性是用作为来证明自身的存在,所以什么都不做,包括行为的,念头的,这个其实比让一个人赴汤蹈火的付出更难。

    

    七、种子就在当下

    佛法真的很简单,但是把它在你的生命里活出来觉非易事,不过也因为不容易,佛法才是最珍贵的存在。

    "修道的唯物"的陷阱是人们依然用佛法的标签来追求快乐,充实,和存在感。这是一条无法走下去的道路,因为总是会失望和被觉知识破。

    "如果证悟只是快乐的话,那么某种更好的东西出现时,它也会被抛弃。构筑于快乐之上的人生,基础是脆弱的。"

    "伟大的龙树曾写过,佛陀从未说过在你离弃了轮回之后,涅槃才会在那儿出现。轮回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一把刀变利,来自于两种耗损--磨刀石的耗损和金属的耗损。同样的,证悟就是染污耗尽、染污的对治也耗尽的结果。"

    当我们对道路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执著时,如同服药止痛的病人爱上了止痛药的毒瘾。

    意识到"无我",即破除了无明,"无我"就像是空气所做的容器,能装进所有的可能性。

    这是"空"的微妙和真意。

    我们被痛苦、轮回、责任,历史种种对于"自我"的认定和企图破除这种状况的各种方法捆住了手脚。你也许不能理解古代禅师断臂立雪或扫地十年的求法就是为了一句:谁捆着你?"的觉知,可是,观察你自己,当我们拥有了无数的能力、权利和财富之后,可怜的,还剩下多少我可以停下来说"不"的勇气和自由?

    我小时候背过一首诗,"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据传,佛陀说过,这个世界的众生如地上的沙,而得到人身的如我手中的沙。所以,我们几乎没有理由不试着用这唯一的人生去探索实相。如果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请时刻记得观察自己的见地是否偏离,是否走进了"修道上的唯物"。

    如果你很幸运,这个旅程中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请记得感恩,如果还没有,那么你自己的心是最好的老师。 (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