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传统文化
编号:13468629
中国儒医的文化担当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54期
社会道德,医德风气,担当思想境界,中国文化,儒医端方正直,厚德谨慎而有爱国情怀,儒医精研医学为后世增添理论方法,儒医以文载道自觉支撑中华文化
     做学问不精研不成,惟有精研覃思,才能达致臻境,这正是历史上中国儒医的习性,亦为无数优秀儒医的骀荡风尚。

    “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正是儒医者的执着追求。

    社会道德和医德风气的改变,每一个知识分子和儒医都有责任。以“道”的担当为生命的精神,表现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和儒医的高度文化自觉。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支撑、滋育着整个中华文化。

    担当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源远流长,泽被深远。几千年来,这种思想境界也深刻地滋养着中国中医人的精神世界。

    《说文解字》说:“儋(担),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担当者,即为承担者也。南宋景定四年的《朱子语类》说:“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又谓勇于、敢于承担责任。如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在《比目鱼·伪隐》中谓:“不用谘谋,方见才能,好担当,好担当,怪不得人人敬。”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一生为弘道的孔子收徒办学,传授文化。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从政,他答道:以孝悌教人,用于政事,就是从政。有人劝他退隐,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意不灭文化,谁能阻止他去传播文化呢?孔子以弘道作为救世的根本途径和自己毕生的责任、追求,“志于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人即挺立于天地之间,其“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这就是担当。这种心中洋溢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主体力量,彰显的正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情怀。

    儒医端方正直、厚德谨慎而有爱国情怀

    东汉末年华佗“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积,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后汉书》)。“精”者,谓极深入,用功至深。《伤寒论·序》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荀子说,精“使心专石可穿”。华佗的医术,登峰造极,技如化神,做学问不精研不成,惟有精研覃思,才能达致臻境,这正是历史上中国儒医的习性,亦为无数优秀儒医的骀荡风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