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92540
79例SARS康复期随访患者肺功能及螺旋CT结果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86期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 唐光华

    张忠德欧爱华 李咏文 刘慧 林 浩

    广东省中医院从2003年1月至4月共对收治的103例SAR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愈出院96例,死亡7例。我们对79例随访患者的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进行检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随访对象为2003年1月至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愈出院后的SARS患者。

    2.一般情况 79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46例,年龄32.0±11.3,最大者72岁,最小者19岁。在发病过程中,属重症SARS者59例,合并ARDS者11例。

    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肺功能、胸片、胸部螺旋CT。
, http://www.100md.com
    4.统计方法 将随访患者肺功能、胸片、胸部螺旋CT结果采用计算机录入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比、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描述性分析。对不同时期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α=0.05。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分析均在SPSSl0.0统计软件包上实现。

    二、结果

    1.肺功能评价

    (1)SARS出院不同时期肺功能一般情况:对出院不同时期(出院1月、出院2月和出院3月)的SARS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量(FEVl)、第1秒率(FEVl/FVC%)、呼出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25)、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FEF50)、呼出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肺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比(TLCD/VA),所有值为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异常判断:FVC、FEVl、FEVl/FVC、TLCD及TLCD/VA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预期值80%;FEF25、FEF50、FEF75及MMEF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预期值70%。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部分出院的SARS患者存在肺功能损害情况,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弥散能力下降。如出院1月的患者中40%(30例)的FVC、71%(31例)的TLCD、38.7%(31例)的TLCD/VC下降;出院2月的患者中20.6% (34例)的FVC和25.0%(34例)的TLCD下降;出院3月的患者中30.8%的FVC和23.1%的

    TLCO下降。部分患者小气道阻力增加。对3个不同时期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反映肺弥散功能的TLCO和TLCO/'VA指标在出院1月患者与出院2月及出院1月与出院3月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而其余指标不同时期出院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SARS康复患者按照是否在发病过程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进行分组分析其肺功能情况,其结果显示:曾合并ARDS的SARS康复患者与无合并ARDS的相比,以TLCO/VA<80%为异常分组进行x2确切概率法检验,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同时对TLCO/VA均数进行两两比较,其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http://www.100md.com
    2.胸片 所有79例康复期SARS患者有74例作了胸部X检查,结果仅1例患者发现局部索条样改变病灶,余未见异常。

    3.胸部螺旋CT检查 随访患者79例中有76例作了胸部螺旋CT,结果显示:出院1月的31例SARS康复期患者胸部螺旋CT发现肺炎吸收不全和多发性或局灶性间质性病变的患者较多,胸部螺旋CT有异常的占54.8%;出院2月后的32例患者发现肺炎吸收不全或间质性病变的例数较少,胸部螺旋CT有异常的占28.1%;出院已3月的12例SARS康复期患者仅有1例有肺炎吸收不全。从总体来看,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胸部病灶有逐渐吸收的趋势。由于病例数较少,未作相关检验分析。

    三、讨论

    SARS是由于感染一种人类从未出现过的冠状病毒——SARS病毒而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其死亡率虽有限,但其对临床痊愈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情况仍不清楚。尤其是相当一部分患者曾合并有急性肺损伤(acute
, 百拇医药
    lung,injure,ALI),甚至ARDS。既往的研究发现,由于其原因发展至ARDS的患者,尤其是经有创通气的未死亡的患者,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肺功能损害,以肺弥散能力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肺功能多在拨管后3个月改善,而20%ARDS患者除管后1年,其肺功能仍不正常,说明部分患者肺功能损害将会是长期的。本组SARS患者出现肺功能损害的现象同样明显,亦表现为肺弥散能力下降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合并有ARDS的SARS患者其肺功能损害更明显,尤其是肺弥散功能,这与ARDS的病理损伤的原理是一致的。由于出现肺间质病变(本组病例的胸部螺旋CT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慢性期病变(包括Ⅱ型肺泡细胞增生、纤维细胞增生、肺间质及终未气道纤维化),从而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及弥散膜厚度,导致肺弥散功能下降。

    分析不同出院时期的SARS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初步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肺功能可有明显改善,如本组资料显示,出院2月后,患者的弥散功能得到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肺功能损害,其肺功能能否恢复正常,当进一步随访观察。

    本研究发现,本组资料患者仅有2例胸片提示有吸收不全表现,但胸部螺旋CT扫描却发现较多的问题,提示恢复期患者肺部情况需要继续追踪、复查,有条件者尽量做胸部螺旋CI检查,对于治疗及防止最终肺纤维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应用中医药疗法,进行临床治愈出院后的SARS患者康复治疗,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