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298063
元气学说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20期
     对肾移植后复发肾功丧失的认识和治疗体会

    肾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靠手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近年来,肾移植在我国发展很快,由于肾移植术后的排异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手术的成功率已经很高,移植肾的存活期也逐渐延长,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肾衰尿毒症患者接受肾移植而恢复了正常生活。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多数的移植肾的生存期还不够长,最终仍难免重复发生和遭受二次肾功能衰竭的痛苦。这种似乎难以避免的结局也成为许多尿毒症患者不敢轻易尝试肾移植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移植成功后再次发生的肾衰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慢性免疫反应、感染、患者自身基础病的复发以及移植肾本身的病变等,都有可能导致二次肾衰竭的发生。当移植肾发展到二次衰竭时,现代医学的应对措施只有进行二次肾移植手术,或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患者生命,而进行二次肾移植的风险也会比首次大得多。因此,肾移植成功后如何防止二次肾衰竭的发生是一个难题,移植肾发生二次肾衰竭后如何进行治疗更是一个难题。应当尝试运用中医药理论的思维和方法解决这一医学难题。
, 百拇医药
    关于肾移植成功后如何防止二次肾衰竭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在坚持正规使用抗排异药物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中医药综合调理是必要的、有益的。包括精神情绪方面的调理,饮食起居方面的调理,运动锻炼方面的调理,以及适时合理的中医药内服调理等等,对于延长移植肾的生命力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移植肾发生二次肾衰竭后如何进行中医药治疗,应当依据中医药理论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充分发挥移植肾的潜能,力求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从中医药理论看,移植肾发生二次肾衰竭,其病机和原发病所导致的肾衰竭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基本的病机层面应当包括:1、各种内外原因所导致的元气亏损,客观上可以表现为极度的神疲乏力,实质上肾功能衰减的本质就是元气亏损,动力不足;2、由于原发病或继发病逐渐发展而来的瘀血阻络,如面色晦黯,肌肤甲错等;3、由于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水湿停蓄,可以表现为水肿或小便不利;4、由于肾功能衰竭时排泄障碍所致的毒素蓄积,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急剧升高。上述病机的第一个层面属虚为本,其余3个方面属实为标。在治疗上必须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再配以合理的饮食调理控制,移植肾二次衰竭的发展势态就可以得到控制和延缓。
, http://www.100md.com
    内蒙古患者牧某某,女,45岁。2000年11月14日初诊。患者自述因患慢性肾功能衰减,发展为尿毒症,于5年前作了首次肾移植。肾移植后2年因排异反应不能控制,移植肾坏死,因而进行了二次肾移植手术,术后坚持服用抗排异药物,3年来肾功能情况一直很好。近期因更换了一种抗排异药物,结果又出现排异反应,导致血肌酐在短期内迅速上升。患者到为她作肾移植手术的医院复查,血肌酐为4.3mg/dl,尿素氮76mg/dl,尿酸12mg/dl。接诊医生告诉患者要作好思想准备,可能需要再次进行肾移植。患者随即从医院直接来北京求治于中医。当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形体较胖,面色褐浊,神情沮丧,乏力较明显,纳食欠佳,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按之有力。患者属二次肾移植后再次发生肾衰竭,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血肌酐上升较快,机体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蓄积为毒。观其舌脉,俱是邪实之征象,治当攻邪排毒为主。然既是肾功能衰竭,必是元气亏乏,斡旋无力。况患者在5年内进行了2次肾移植手术,元气不能无伤。若一味攻邪排毒,不能不虑其元气更伤。踌躇再三,遂投攻补兼施之法。处方:生黄芪、生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荆芥炭、防风、白芷、独活、荆芥、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炒槐花、小蓟、紫草、卷柏、白茅根、芦根、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大腹皮、槟榔、水红花子、生牡蛎、生大黄等,其中生黄芪30g。水煎服,7剂。2000年11月21日复诊,上方已服7剂,药后大便畅通,食欲增加,精神体力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肾功能:血肌酐3.5mg/dl,尿素氮55mg/dl,尿酸8.3mg/dl。从肾功能指标上看,病情已有明显好转。诊脉转为沉细,舌苔依然白腻。说明蓄毒渐减,而虚象渐显。治疗仍依前法,而宜加重补益元气之力。原方增生黄芪为60g,减去大腹皮、槟榔、水红花子、生牡蛎,另加补骨脂、柴胡、黄芩、川楝子、冬瓜皮等。续进7剂。药后舌苔渐化,诸症好转,患者信心大增,遂携方返乡继续中医药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前述病例中,患者在5年内进行2次肾移植手术,仍然不免发生肾衰竭,可能与患者机体排异反应密切相关。经中医药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说明中医药辨证论治对于肾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二次肾衰竭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若接受肾移植的患者生存期较长,而最终仍然发生了肾衰竭,则可能是由于感冒、感染等引起。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曾治聋哑患者齐某,肾移植术后正常生活17年,因感冒发烧导致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日渐升高,达510μmol/L,于1999年7月初诊,症见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纳差、浮肿、皮肤搔痒等,种种恶症俱见。用益气壮元、疏风化湿、凉血化瘀、疏通三焦等法,综合调理,在半年内,血肌酐下降并稳定在350μmol/L左右,诸症状显著减轻。

    当然,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通过积极合理的生活调理,防止二次肾衰竭的发生,应是最佳选择。同时,要提高警惕,定期复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迹象,应及时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http://www.100md.com(彭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