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中药药市
编号:10304488
新中合作开拓中药市场新空间 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会长林再钦谈新中中药市场合作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21期
     新加坡与中医药的历史渊源 新加坡自古是商船必经之地,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早期定居新加坡的华人移民,就开始种植与销售中草药,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也从东南亚带回乳香、没药、血竭、檀香、丁香、胡椒等药材,说明新加坡的中草药生产与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学是华人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华人落户新加坡,在当时民众的需求下,中医药逐渐发展起来,开始了医疗活动。如果从宋朝驻泉州

    市舶司主管赵汝适的《诸蕃志》(1225年)记录“凌牙门”(凌牙二字是马来文

    Linggga的音译)那个时代开始推算,新加坡有华人的贸易活动至今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有医疗的活动,至少也该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由于政治经济、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新加坡始终以西方的文化为主流。因此,法律条文、政府架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都是沿袭殖民地宗主国的一套。新加坡人的先辈们就在这种环境里,生老病死、传宗接代,直到如今。当然殖民地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宗主国的利益,维持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秩序。至于百姓的福祉是不可能获得足够重视的,因此,医疗卫生事业除了西医、西药受到重视与扶持外,其他民间的医疗事业与文化教育,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华人的文化、包括中医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华族先辈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地位的艰苦环境下,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地传播并保留至今。当然,中医药得以在新加坡以至东南亚以殖民宗主国和其他民族文化为主导的地区生存,除了华人与生具有的勤朴与坚韧不拔的民族特性外,更重要的是中医药自古以来无数临床均证明的医疗有效性与实用性。据此中医药一直与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共生共存,并逐步地发扬光大。
, 百拇医药
    新加坡中医药的现状

    目前,新加坡总人口约460余万,其中华族人口占76%以上,其他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等。新加坡已注册的中医师近2000人,有中药店1000多家,中医诊所800多家,每年中医接诊病人数占全国门诊总数的15%,大约100万人次。近20年来,中医药愈发成为新加坡各族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须臾离开。由于中草药和中成药均属天然药物,特别受到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欢迎,一些名贵中药材,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羚羊角和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材等非常走俏。新加坡流行食疗,自配药膳,居民常去中药房,选购参、芪、杞子、田七等补药加入家禽海味,煲汤饮用,健体强身。现代医药学逐渐暴露的问题已引起重视,人们崇尚自然,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因此中医药正是其最佳选择之一。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原料与泊来品的主要集散地,转口贸易是其经济的命脉。
, 百拇医药
    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及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的建交,与印度尼西亚的复交,一方面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正常化交往更加地频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都力图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直接经贸往来,新加坡作为中间人的历史角色也就逐渐淡化。而紧随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的起飞,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价、工资、租金等营运成本随之水涨船高,新加坡虽然地理位置不变,其转口作用的地位优势正在逐步减退。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潜力大

    中药在新加坡的生存空间眼前看来是在缩小之中,但同时中药走向世界的发展条件却正在逐步形成。从经营方式而言,新加坡已经失去一大片传统的转口贸易,可是,这些年来,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积极致力于规划中医药的管理法规。一套系统健全,从医到药,从生产、加工、包装、入口到销售,甚至库存的一条龙式的管理配套,正在形成之中。目前,做为中成药的经营者,包括进口商、批发商、制造商或分装商都必须经过不同的审核过程申请执照,方可进入此行业。生产与分装商所须配备的硬件与软件要符合GMP的基本要求,入口与批发商的贮存与流通必须规范与可追踪。所有中成药在新加坡市场上销售前,也必须预先通过特定的程序,向卫生科学局中成药处提出申请。被批准者发予产品编号后方能入口。有关审核产品标准随时可增、修、补充等。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第一,重金属含量的控制;其次卫生学检测报告达到指标;第三,不能含西药成份;第四,不含新加坡卫生部所严禁入口之有毒中药成份,如小檗碱、大麻、巴豆油、马钱子、延胡索及川乌等几十种;当然它们必须是由出口国合格的中药厂生产。而且在入口时,还必须提呈保证书与化验证明。自从去年发生减肥药风波以来,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又规定增加化验可疑项目,从明年1月起,有关化验报告必须由国家承认的化验室提供,此外新加坡卫生科学局也配合中国药监局的规定,从明年起所有入口的中成药必须拥有国药文号。此外,对中成药的包装说明,新加坡都有详细的规定与要求。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正逐步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医药的巨大国际市场潜力已经显现,新加坡也正力争在这个市场上与中国加强合作。现在是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有利时机,新加坡可以作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首选伙伴,其优势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中医药在新加坡有很长的历史,现有华族人口众多,因此具有稳定的国内中药市场。第二,因地处世界商贸中心之一,国际交流频繁,而成为活跃的中药转口贸易中心,且中药贸易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周边国家拥有华族数千万人,是具有潜力的国际市场。第三,拥有一批热爱中药的经营者,并且他们之中有许多拥有广泛的国外联系,具有系统的国际管理体制。第四,政府已基本上认同中医药的存在与发展。此外,民间中药团体也极力推动中药从业人员的提升,如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参与的新加坡中药团体联合委员会所组织的“新加坡中药学院”在政府的支持与赞助下,正为从业人员开办中药专业培训的活动,目前已经吸引到500多位学员参加。这家中药学府是东南亚唯一培养中药人才的专业学院,她的创建将为新加坡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奠定稳固的基础。

    新加坡是中国内地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排名在日本、香港地区、美国与韩国之后居第5位。其中2002年中药材出口到新加坡约为1698万美元,占新加坡整个中药材进口量的87%。去年新加坡市场上发生的广州御芝堂减肥药严重事件,引起喧然大波,严重影响了新加坡的中药市场。故提醒中国厂商需要注意以下有关事项:第一,提高出口中药产品的安全性,严把质量关,防止各种假冒伪劣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第二,重视包装档次和规格,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第三,在新加坡英语作为行政语言,如配有中英文的对照说明,将有助于年轻一代的顾客认识与应用中药。第四,新加坡地处热带、高温多湿环境,药材容易变质,故采用的炮制法,及制定的有效期应因地制宜。第五,与新加坡合作伙伴保持紧密联络,及时准确了解该国法则法规,适应需要。

    以上措施如果运用得当必将提升出口中药到新加坡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事实上,新加坡中药界在几年前已有三家在四川省的成都与绵阳等地,建立联营或独资的中药材公司,在产地选购适合市场的药材,进行包装,再销回新加坡或转口他处。这是一条可取的合作发展道路,做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道路。, 百拇医药(吉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