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 信息
编号:10304489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中国数字医疗设备产业前景看好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21期
     最近,美国华盛顿、纽约的两家医院经过近乎苛刻的检测,最终决定购买一家中国企业的CT机和核磁共振扫描仪。日前,获得定单的这家制造商--东软数字医疗系统公司在沈阳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出厂仪式,庆祝该公司的产品首次出口美国。有媒体称,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已步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能把同类产品打入CT机巨头GE公司的老家,的确可喜可贺,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器械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澍仁却冷静地表示,中国的医疗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只是部分指标,总体性能与国际品牌还有差距。

    洋品牌“攻城掠地”

    数字化医疗设备是将传统医疗器械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精密工艺等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医疗设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涉及检测、诊断、监护等医疗设备。据美国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商协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全世界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的销售额约为600亿美元。
, 百拇医药
    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认为,数字化是医疗设备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随着国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将成为数字化医疗设备最大的市场。

    如果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比作一场盛宴,那么环顾四方,我们会发现食客大多是洋面孔,中国企业能分享到的份额十分有限。根据万方数据公司对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专项调查显示,CT市场90%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巨头瓜分;超声仪器中国企业仅占有1/10的江山;检验仪器中国只有迈瑞在独自抗战,占据14%领地;核磁共振仪器深圳安科和麦迪特在反击,但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虽然销售数量达到了40%,但销售额只占10%。来自科技部的报告则显示,2001年我国医疗设备与器械进口额比上年增长44.34%,大部分为数字化医疗设备,其中CT进口755台,同比增长27.8%;磁共振成像装置进口171台,同比增长84.84%。在中国市场,半数以上的国外品牌占有率超过80%。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生产基地转向中国。据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吴祈耀介绍,GE近年来开始将其医疗设备相关机构扎根中国,其全球销售的CT有40%实现了在中国生产,而惠普、西门子、飞利浦也加大了在北京、上海建立生产基地的步伐。反观中国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虽然数量有6000多家,但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足20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只有东软、迈瑞、万东、安科等屈指可数的几家。
, 百拇医药
    三大缺陷待克服

    据李健分析,国产数字化医疗设备难以立足中国市场首先是政策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政府采购政策不到位,虽然中国企业已能批量生产性能可靠的CT和磁共振成像装置,但由于进口产品先入为主,如果不借助政府采购政策很难收复失地;第二是买方信贷不到位,购买进口高档大型医疗设备往往可以拿到出口国的买方信贷,而国产设备的买方信贷则没有保证;第三是医疗设备使用收费标准不合理,在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的收费问题上,大部分医疗机构执行的是同质不同价的双重标准,由于进口设备收费标准远远高于国产同类设备,医院宁愿花高价买进口设备也不愿买国产设备。

    其次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中国目前已制定的医疗器械国家标准有89项,行业标准有471项,其中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只有109项,占总数的1/5。由于技术标准落后,就技术壁垒而言,中国在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以致国外产品能够长驱直入。此外,国内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尚显不足。虽然科技部、卫生部都在“九五”、“十五”期间安排了一些项目和经费,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 百拇医药
    还有是人才方面的原因。数字化医疗设备涉及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子学等诸多学科,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不同专业的人才联合攻关。然而,由于办学体制方面的原因,过去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是自立门户,与理工科院校缺乏交流,以致于懂医学的不懂机械电子,懂机械电子的不懂医学。

    五项建议促发展

    国外数字化医疗设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仅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对医疗费用的高速膨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健认为,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进口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二手设备,在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加快发展我国的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已刻不容缓。

    事实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内企业已经拥有一批初步实现产业化的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据介绍,东软的CT,迈瑞的监护仪、检验分析设备、超声产品,安科的磁共振装置,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都有了明显提升,打破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并迫使进口产品的价格大幅调低。东软还改变了过去由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岛津、日立六大巨头把持CT市场的格局,跻身全球第七位;在多排CT上,甚至超越岛津和日立,位列第五。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表示,东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和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国际数字医疗领域,打造出“中国制造”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著名品牌。
, 百拇医药
    政府在产业政策的支持方面也有所行动。据了解,科技部已向国务院提出5项建议,以支持我国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发展。

    ——将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给予支持。

    ——对国产数字化医疗设备实行政府采购。根据不久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建议将国内能够生产且可能满足要求的数字化医疗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同时修改不合理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收费标准,实行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使用收费同质同价。

    ——为购置国产高档大型数字化设备提供买方信贷。建议银行设立专门的买方信贷,这样既有利于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平等竞争,又能解医院资金难题,还能盘活银行沉淀资金,实现多赢。

    ——加快建立我国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技术标准体系。医疗设备与人种有关,因此,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还应从中国人身体的特殊需求出发,建立自己的标准,在WTO规则框架内,形成限制国外产品长驱直入的贸易技术壁垒。

    ——加强数字化医疗设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医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工程技术的融合,尽快开设数字化医疗设备专业,培养既懂医学又懂机械电子的复合型人才。, 百拇医药(姜立友 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