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45
急性颞叶钩回疝复位术及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颞叶钩回疝的复位方法。方法 开颅去除病因的条件下,在天幕缘处的天幕与颞叶之间填塞棉片(球),利用棉片(球)充水、去水的膨胀收缩为动力,促使脑疝复位。效果不佳时,可用腰穿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辅助。结果 临床应用18例,仅1例未成功,余者效果满意。结论 急性颞叶钩回疝复位术创伤小,效果满意,但操作时间长,应用时受患者病情限制。

    关键词 颞叶钩回疝 复位术 临床应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2990-01

    我们自1996年8月~2003年8月,对18例急性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病因后,试行钩回、海马回复位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3例,高血压脑出血7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2~75岁,平均41.8岁。重型颅脑损伤者均有单侧瞳孔散大;特重型颅脑损伤者,双侧瞳孔散大1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高血压脑出血者Ⅳ级5例,均单侧瞳孔散大;Ⅴ级2例,1例单侧瞳孔散大,1例双侧瞳孔散大。患者伤(病)后至脑疝发生时间0.5~5h,平均3.6h。出现脑疝至手术时间2~6h,平均4.8h。术后瞳孔立即恢复12例,术后3天恢复4例,1例8天时恢复,1例3天时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死亡时瞳孔未恢复。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生活能自理者6例,偏瘫8例,外伤性精神障碍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

    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行气管内插管。颅脑外伤者根据病情需要行额颞或额颞顶切口,均行大骨瓣开窗减压,切口尽量暴露中颅窝底,清除血肿并处理创面后,轻轻抬起颞叶底面,尽量保护Labbe静脉,如有损伤可电凝切断。暴露天幕缘,如能见到环池内的CSF波动,示下疝的钩回、海马回已复位。否则,即在天幕缘外的颞底面与天幕间的空隙内填塞棉片或棉球,边填塞边用吸引器吸干棉片(球)的水分,使棉片(球)塞实颞底空隙后,去除脑压板,使颞叶处于自然位置,缓慢向棉片(球)充水,逐渐使其吸水膨胀,待棉片(球)充分吸水后,稍待片刻,再吸除水分,边吸边通过棉片间接触动颞叶促使钩回、海马回复位。可反复进行3~5次后仍不能复位时,助手可行腰穿并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辅助复位。腰穿注入生理盐水时,推注阻力可直接反映脑疝程度,当阻力过大时推注要缓慢持续,术者用吸引器通过棉片间接触动颞叶,当阻力逐渐减小时,一般即达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小颞瓣切口,骨窗可尽量向颞底扩大,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均塌陷,Labbe静脉暴露清楚,注意保护。复位方法同前,复位效果较脑外伤理想。
, 百拇医药
    3 结果

    应用本法除1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未能复位外,其余均能在复位后见到环池内波动的CSF或能在腰穿注水时有液体自天幕裂孔缘的蛛网膜下腔外涌。

    未复位者行天幕切开,3天后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

    4 讨论

    无论是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还是高血压脑出血者,如果合并急性脑疝时,手术治疗将原发病因处理后,进行疝还纳,预后效果最好 [1] 。其目的是去除疝入物对脑干的压力,使脑干移位、缺血、水肿的继发损伤得到恢复;使CSF循环途径通畅;减少大脑后动脉发生栓塞的机会 [2] 。因此,在去除病因后,各种处理颞叶钩回疝的方法也多见报道。以直视下钩回、海马回复位 [3] ,天幕切开术较为典型 [4]
, http://www.100md.com
    在直视下钩回、海马回复位时,脑压板与脑组织的接触面积小,抬颞叶时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损伤脑组织。决定了部分天幕疝不能用此法复位。天幕切开术确能达到天幕疝的治疗目的,但它毕竟破坏了正常解剖结构,且有一定的并发症 [4] 。而本方法是利用棉片(球)膨胀收缩的张力和吸引器间接触动颞叶的力量,并使其均匀分布在环状天幕缘所对应的颞面上,轻柔均匀上抬整个颞叶,使钩回、海马回缓慢复位。腰穿推注生理盐水,也是一种间接均匀的压力,因此对组织损伤很小。本组病例未见神经损伤情况发生,为此我们主张术中需回复位术,如不成功不可勉强,再用本法复位。本法不能复位时,再行天幕切开术。

    本方法不论是利用棉片(球)膨胀收缩力量,或通过触动棉片(球)间接上抬颞叶,其力量均有限,其实质是轻柔按摩颞叶促使钩回、海马回复位,复位缓慢。因此,术者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如无明显损伤,可反复进行。腰穿推注生理盐水时,要缓慢加压,当持续维持幕下蛛网膜下腔有一定压力后,用吸引器边吸引边触动棉片(球),效果更好。一般可以复位。本方法对组织无明显损伤,无明显并发症,方法也简单易行,但需要时间较长,对危重病人需要缩短手术时间者慎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涂通今.概述脑移位综合征及其外科处理.中华外科杂志,1994,5:296.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3-64.

    3 曹春光,梁云峰,邢学友,等.扩大翼点入路直视下钩回海马复位治疗特急性脑疝.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4:225.

    4 王玉海,蔡学见,胡开树,等.天幕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时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2-53.

    作者单位:276800山东省日照东港医院神经外科

    (编辑维 兰), http://www.100md.com(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