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718
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843-01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如不注意通风或管道密封,易发生中毒。我院1996年8月~2002年12月共抢救CO中毒数百例,其中重度CO中毒62例,诊断标准按《实用内科学》第五版,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重症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78岁,其中合并心内膜下心肌梗死9例,并发脑梗塞24例,并发心律失常14例,应激性溃疡11例,皮肤大疱疹(受压部位)7例。

    1.2 治疗 (1)纠正缺氧:62例重症病人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2次及每日1次,10~30天,余时间吸氧治疗。(2)治疗脑水肿:严重中毒后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每6h1次至每天2次,3~7天,速尿或利尿酸钠20mg静注,每日2次或每日1次,氟美松10mg,每日1次,入液静滴,在脱水、利尿同时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补钾。(3)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给予ATP、CoA、细胞色素C、维生素类及纳洛酮等促醒药物。(4)昏迷期间的护理: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苏醒后观察2周,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62例重症CO中毒患者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昏迷时间短,多于3h~3天内神志转清或昏迷变浅,并发症治愈率高,如: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恢复快,脑梗塞后遗症少,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除6例患者未坚持高压氧(HBO)疗程,2例发生迟发性脑病复诊,经治疗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1例患者于神志转清后于高压氧仓内进食呛咳死亡外,余病例均治疗好转出院。

    3 讨论

    (1)通过抢救62例临床重症CO中毒患者,我们发现老年人对缺氧耐受性优于年青人,老年人轻度缺氧可无明显自觉症状,而年轻人轻中度中毒缺氧症状明显,老年人重度缺氧多表现抑制,而年轻人多表现烦躁、兴奋、惊厥、抽搐等,重度缺氧年轻人表现当场死亡或治疗后完全恢复,老年人死亡者少,可耐受较长时间缺氧,但恢复慢,并发症多。(2)高压氧(HBO)在重症CO中毒中的作用尤为重要,HBO能快速、大幅度地提高组织含氧量和贮备,增加血氧弥散量及有效弥散距离,对纠正细胞缺氧,尤以脑水肿条件下的细胞缺氧效果确实。HBO能提高缺氧细胞线粒体和细胞器中酶合成功能,增强细胞功能及活力,因而具有脑缺氧时生物能,生命合成和解毒的合适调节作用,正因其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打破能量危机所致的瀑布样反应,从而抓住了脑复苏的关键 [1] 。HBO治疗CO中毒以2ata氧为宜,因CO排出2ata氧虽较3ata稍慢,但可持续较长治疗时间 [2] 。(3)脑水肿的治疗中因脑水肿可在24~48h发展到高峰,因此应早期应用高张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或20%甘油醇及非高张性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的应用能增加脑脊液(CSF)回吸收(机制不明),减少CSF产生(尤与速尿合并应用时),能减少已损伤的血脑屏障(B.B.B)水肿液之外渗,影响细胞代谢与功能。脱水剂应在2~3天后高颅压现象好转后减量,并应在脱水疗法期间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钾盐 [2] 。(4)昏迷期间对昏迷时间长,出现高热和频繁抽搐者,可给予冰帽、冰毯或体表冰袋等,但降温时间不宜过长,体温不宜过低,肛温应保持在32℃左右,以免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及心律不齐等。昏迷期间应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加强营养支持如: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5)苏醒后应观察2周以防神经系统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发生给予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 宋杨.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12):768.

    2 崔乃杰,刘兵.实用危重病急救医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693.

    作者单位:252600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