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9158
新生儿家长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1-1747-01

    母亲经过辛苦的十月怀胎,孩子在一家人热切的期望中出生了,在喜不自禁,松一口气之时,孩子又因病理因素须转儿科治疗,其家长的心情也随之降至冰点,加上新生儿病室为防止交叉感染等原因,一般为无陪病房,随着孩子的转入,家长与新生儿间就隔离了。从新生儿入室至出院,家长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将其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心理特征

    1.1 恐惧心理 表现为担心孩子的病情、预后、遭受痛苦、家庭经济负担等,显得六神无主。

    1.2 疑虑心理 表现为对医生护士不信任、医护措施不放心、孩子是否得到很好的照顾,尤其是孩子的病情加重或反复时,更加明显。

    1.3 自责心理 表现为懊恼、愧疚、自我惩罚;这在知道孩子的疾病是宫内感染、遗传、母婴垂直传播时更为突出,家长陷入深深地自责中,不能自拔。
, http://www.100md.com
    1.4 追究心理 表现为无理取闹、愤怒、打架、提过分的要求等等,特别是在孩子夭折或预后很差时发生,大大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1.5 侥幸心理 表现为满不在乎、盲目乐观,认为医生诊断错误、欺骗他,当孩子存在有先天畸形而外表无异常时,最易发生,常常要求自动出院,使孩子丧失救治机会。

    1.6 求知心理 表现为焦虑、求知欲强、不自信等,这在孩子即将出院时最为明显,担心自己的育儿知识太少,不能胜任照顾孩子的角色。

    2 护理对策

    家长的这些心理特征,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孩子的父亲,承担的心理压力更大,一方面,他们要承受孩子得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为了产妇的康复,他们还必须强装笑颜,极力扮演一个好丈夫的角色,这使得他们心力交瘁,出现过激行为,不但影响他们的健康,更影响医患配合,给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消除他们的紧张和误解,帮助他们共度难关,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提高护理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对策,收效良好。
, 百拇医药
    2.1 注重沟通

    2.1.1 重视语言沟通 医护人员的语言美,不只是医德问题,还直接关系到家长的信任程度,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与家长沟通中的意义,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还要讲究沟通技巧。在接待与解释病情时,不要使用直接伤害性语言、消极暗示性语言以及窃窃私语。如:指责、训斥、讥讽家长;也不要说,这个病我们没有把握,有看不好的;更不要在家长面前窃窃私语,造成家长的错觉,带来痛苦。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还起到治疗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根据新生儿住院时间的不同,分别使用安慰性语言、劝说性语言、积极的暗示性语言、鼓励性语言。以表示对他们的同情、安慰、信任,使他们得到心理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提高自信心。

    2.1.2 注意非语言沟通 在与家长交流时,非语言沟通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专注的倾听、对其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印入家长的眼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信任感、消除疑虑、真正的放心。
, 百拇医药
    2.2 把好护理质量关 没有过硬的护理质量,再美好的语言、真诚的笑脸都是空洞的,因此,对家长的心理护理最终都要落实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2.2.1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新生儿各组织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弱,病情变化快,需要精心地护理,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喂养,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将新生儿当作自己的亲人,减轻其痛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2.2 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生命力脆弱,护理要求高,护士必须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在静脉穿刺、吸痰吸氧、气管插管、洗胃等方面要力求准确,一次成功,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

    2.2.3 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新生儿的病情瞬息万变,若不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将失去抢救时机。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新生儿疾病护理,熟悉主要的病理变化,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成功率。
, 百拇医药
    2.3 加强健康教育 根据家长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给家长以心理与技术上的支持。入院初期,护士要主动向家长作疾病知识的讲解,使其初步了解该病的病理变化、治疗过程、预后及我们的主要治疗经验,提高家长的信任感;中期主要介绍患儿的治疗进展、目前的表现、还须治疗的时间,使家长心中有数,不要着急出院;接近出院时,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让家长抱抱孩子,增进母子或父子感情,并不失时机的做育儿知识的宣教,必要时进行示范训练,直到家长掌握为止,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4 及时随访 新生儿出院时,要交代好一切注意事项,包括按时服药、功能锻炼、早期教育、注意安全等等,并提供“爱心卡”一张,标明咨询电话。在出院的第二天,及时电话回访家长,了解新生儿出院情况,必要时作家庭访视,使家长始终认为医护人员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通过以上的护理对策,能极大限度的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也真正体现了护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