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710
小儿用药的几点注意事项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7-0592-01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尚发育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敏感,在临床上应严格按照小儿用药注意事项,正确选择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1 正确选择,不滥用药物

    1.1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表现在单纯性腹泻及普通感冒时,使用抗生素。能用一般抗生素治疗的,却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1.2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使用 把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当作“营养药”长期使用,如锌、钙。当身体不需要时使用,反而产生毒副作用。

    1.3 长期大量输注葡萄糖 把10%葡萄糖作为新生儿常用基本液,因新生儿对糖耐受力低、胰岛素活性化。以致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

    1.4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 小儿长期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由于其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感冒通中因含双氯芬酸,而造成血尿,不宜作为感冒常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是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但剂量不宜过大,3岁以下慎用。

    2 用药剂量与间隔

    一般可按药品说明书中的告知的mg/kg算出给药量。在无此说明时,一般按表1换算。给药时,应注意延长给药间隔,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小儿服药后不久发生呕吐,不应加服原剂量的药物。

    3 选好给药途径

    3.1 注射给药 皮下肌肉注射因循环不足一般不采用。静脉给药吸收快、药效可靠,在必要时可采用。用时注意液体容量、输液速度。

    表1 小儿剂量及体重的计算略

    3.2 口服给药 以糖浆剂为宜。混悬剂在使用前应摇匀;肠溶片或控释片不能压碎,一般片剂尽量不压碎,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3.3 局部用药 因小儿皮肤角化层薄,透皮吸收快。外敷于婴儿皮肤上可引起中毒的药物有硼酸、水杨酸、六氯酚等。故要防止透皮吸收中毒。

    4 小儿禁用或慎用的药品

    小儿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某些药物代谢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如应用氯霉素后,由于缺乏葡葡糖醛酸转移酶,合成无活性的衍生物,造成氯霉素中毒,引起灰婴综合征。

    禁用或慎用的药品还有:阿司匹林、四环素、奋乃静、呋塞米、地高辛等。

    总之,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因许多脏器发育不完全,故应严格遵守小儿用药规律,使小儿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