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454607
不能忽视农村中医专业人才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4期
     农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中医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医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农村中医专业人才,必须尊重中医传统,同时又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重视临床实践和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只有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才能造就出一代能解决实际问题,显示中医强大的生命力中医人才。辨证论治是经验化,个体化的实践,所谓经验化,是指医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较多的依赖个人的直觉、体会和经验,来诊治疾病;所谓个体化,是指医生针对病人千差万别的病情通过医生娴熟的个人技能,取得各种临床治疗效果。经验包含着经历中的心得体会,因此在经验中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经验只能从实践中获得,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能力的培养不仅指专业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还包括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是中医专业人才,他们要从古代经典和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如果没有厚实的语言功底,没有对语言敏锐的辩察力,就很难有对疾病的判断能力、病情治疗决断能力和灵活应付病证千变万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只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体现。
, http://www.100md.com
    2.农村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需求,分清教育对象的层次来确定各自目标方向

    现代化社会需要大批层次不同,从事专业主攻方向各异的中医师,尽管层次不同,主攻方向各异,但临床实践和经验是从事中医各专业的基础。目前从事中医专业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临床应用型,占绝大多数临床各级中医师,按照所在医疗机构工作不同,大致可分为复合型、全科型、实用型三种教育对象,但要求各种类型均有一技之长,能胜任日常临床工作;二是研究型,具有一定数量的从事中医各学科领域的发掘、整理、探索的研究人员;三是教学、管理型,具有一部分从事各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建设一支以临床应用型为目标的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围绕这个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即“大生产”与“小作坊”相结合。要坚决摒弃传统的中医带徒方式,将过去的启蒙教育转变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主的中医教育。中医提高教育对象应选择以经过系统学校培训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一定时间临床实践中,有志于发展中医事业的优秀人才为主。
, 百拇医药
    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应分清教育对象的层次和目标,既要注意各个层次内容的深浅度,又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合理衔接和深化。在理论教学中,强调以临证为本,特别是临床课可放在毕业实习点中进行,融教学与临床实践于一体,使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在动态的临证过程中相互吻合而趋于一致。学校聘任的理论课教师,应注重从具有临床实践经验,又具备授课能力的中医师中挑选。注重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自己看不好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中医的老师是不可能带出好学生的。

    3.农村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应用型中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培养途径

    县(市)级中医医院需要复合型中医临床应用人才。所谓复合型中医临床应用人才,其知识结构应是集医、文、史、哲为一体,以文史哲为功底,医学为专长,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人才。一是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古典著作,中医临床各科知识技能,中医预防、康复知识;二是西医理论知识,包括西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西医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知识等;三是文史哲基础知识,包括医古文、历史知识(含中国革命史)哲学基础(马列主义原理、邓小平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法律基础;四是相关学科知识,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 百拇医药
    培养途径:以中医学院培养为主。学制以五年制本科或本硕连读7-8年制。在工作5-10年后,选送一批有志于中医发展的可塑之才。在上级医疗单位内进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

    乡镇(中心)卫生院需要临床普及型中医全科专业人才。所谓全科中医人才,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集中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中医专业学科,其特点:一是持续性、综合性、人体化照顾;二是早期接触病人及时处理疾患;三是预防疾病、维持健康,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四是长期负责式的照顾;五是以团体形式开展工作。与窄而深专科医学相比较,全科专业中医人才相对宽而较浅。其知识结构,一是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熟悉中医古典著作,中医临床各科知识技能,中医健康教育和护理知识,二是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知识、急救知识(徒手急救)、预防接种知识,计划生育知识;三是医德和卫生法基础。

    培养途径:高中起点5年制全科中医人才。以初中起点5年制中医大专人才,或经过三年半理论学习、半年见习,最后一年跟随县(市)级中医院进行导师式培养。鼓励中等医学院校与高等学校联合办学,采取定向培养,学费由省、县和学员共同分担,疏通中医专业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
, 百拇医药
    乡村卫生机构需要实用型中专保健医生。所谓实用,是指切合基层卫生组织实际,适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具有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业务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乡村保健医生。其知识结构,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突出“实用”、“适用”的原则,教材内容能适合农村的实际应用,好教好学,其知识结构一是中医学概论;二是初级卫生保健(含组织学、卫生保健知识、卫生学);三是西医基础知识(正常人体、疾病学基础、临床药物等);四是农村临床医学,农村现场急救等知识。

    培养途径:职业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为主,学制一般3~4年,从初中毕生或高中毕业生中挑选,实习单位最好在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课时可适当增加至150课时。

    4.加强农村中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

    当前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医学教育的终身性。中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其他专业一样,应从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等四新为主的继续教育。要将中医专业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变为从事本专业的自主行为。对要求晋升者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的继续教育,方可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建议今后在修改《执业医师法》时,加入“执业医师注册时,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方可注册”。

    加强村卫生室在职在岗乡村保健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卫生院枢钮功能,通过以会代训、随师学习、短期进修的方法,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服务。, http://www.100md.com(丁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