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0881
心脏早博答疑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5日 《健康时报》 2004.02.05
     上海黄兴路凤城4村朱亚陆:我父亲70多岁,是脑梗后遗症患者,但他的心脏一直很好。前年秋天11月初,却发现了有早博,开始吃慢心律片,后改吃心律平,到春天四五月份就全好了,停止了吃药。可去年10月份早博又来了,据父亲说,特别是半夜醒来,早博次数很多,而且心慌。

    我今年40多岁,去年初春也发现有早博,开始还好,后来越来越多。请问,这个病遗传吗?平时生活应注意些什么?心律平与慢心律片哪种针对性药效好?早博有危险吗?

    北大医院心内科余光明主任医师:从读者来信看,该患者主要想询问他自己的病情,那我就先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位患者本人的情况。患者提到他有早博现象,不知是室性的还是房性的,若是前者,问题相对要严重得多,若是后者,则病情相对要轻很多。室性早博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的,这种情况患者可能并没有患心脏疾病,而只是因为休息不好、酗酒、喝浓茶、喝咖啡或者吃得过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的。第二类是气质性早博,这是在心脏疾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明确告诉患者的是,有早博不一定就是心脏病。

    建议做24小时的心脏监测(Holter),目的是看24小时内患者究竟有多少次早博,看早博的形态究竟是多元化的还是单独的,另外还要看是否是连续的,有无RonT,看早博的严重性,根据以上的观察结果再最后决定是否用药。

    如果观察结果确定患者属于功能性早博,每分钟少于6次早博而且患者没有心脏病基础,那么该患者就不需要用药,反之,则需要给患者斟酌使用药物治疗。

    专家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出诊时间:周三、四上午出诊地点:北大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王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