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1472
曾经也是“杨子荣”——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润身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1日 《健康时报》 2004.03.11
曾经也是“杨子荣”——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润身(附图片1张)(名人养生录)

     王润身:1924年出生于河北白洋淀武术之乡昝岗镇。1947年参加八路军,1956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从此步入影坛。1960年,在电影《林海雪原》中扮演杨子荣。1978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北斗》、《春眠不觉晓》、《瓜熟蒂落》等影片。退休那年主演的《不该发生的故事》,荣获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离休后又拍摄了《光荣街十号》、《张学良将军》等电视剧。

    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的播出,使我不禁想起来孩童时代银幕上印象很深的另一位杨子荣的扮演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润身。

    在长影宿舍楼内的一套住宅里,我按下了王老家的门铃。开门的正是“杨子荣”,当年36岁扮演孤胆英雄、飒爽英姿杨子荣的王润身,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恰登八旬寿域的老者,使人不禁有岁月飞逝之感。尽管已是年迈,但他的精神却不老,交谈中反应机敏,用词准确,且很有逻辑,不时流露出一股豁达豪爽的风采魅力。

    王老告诉我,有一个地方,不论是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几十年来连续不断放映一部影片《林海雪原》,旨在让四季不断的参观者了解或重温侦察英雄杨子荣智取座山雕的故事。这个永久介绍杨子荣故事的地方,就是黑龙江省海林镇东山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有一年,王老应邀与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扮演杨子荣的童祥苓一道走到杨子荣烈士墓旁。惜别之时,他留下了“烈士英名,千古流芳”的墨迹,以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这些年,王老选择了两件令其不断为之欣慰的事,一是打拳,一是听歌。王老一直坚持早上5∶30起床,打一通揉合了自己创意的行意拳,活动一下周身筋骨,这是他身体至今仍然挺结实的原因所在。王老还喜欢欣赏音乐,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美声、民族、通俗,基本一概收听。王老所行之处,常听到人们称他“杨子荣”,这无疑对他是一种褒奖。他知道许多观众在他从影几十年扮演的几十个角色中挑选出“杨子荣”来称呼他的分量,所以,每有热情的造访者或友人光临时,知音者会得到王润身馈赠的一张他扮演杨子荣的电影剧照,以作纪念。可见在王老心目中,杨子荣的形象星光不灭,辉映心中。

    谈到养生,王老认为人体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正如天长日久运转的机器,其零部件会磨损一样。面对衰老,老年人必须服老,即在干活、办事、体育活动等方面,必须量力而行,决不能蛮干和超负荷运转。但也不能因此消极悲观,在精神上要有进取之心。“老”是一种财富,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老”是一种境界,胸襟开阔,乐观豁达。老年人贵有阳光心态,要在平凡的日子里种植快乐,参与社会有益活动,也是晚年人生的价值所在。(普权)

    图片:

    王润身与老伴王苹合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