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0623159
专家谈红斑狼疮诊治经验.首届红斑狼疮临床经验专家研讨会发言摘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57期
准确把握自身抗体检测指标,免疫吸附疗法更有效,分阶段治疗效果好,中药两种作用相得益彰,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最新进展
     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可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亚型。盘状红斑狼疮以皮肤损害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很少累及内脏,皮损好发于颜面部,如颧部、鼻尖、鼻梁、口唇、头皮等,病程缓慢持久,常伴有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头皮部损害,偶有继发癌变,约有5%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皮肤出现红斑外,更主要的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程缠绵。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死亡率高,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所以有人称其为“准癌症”。

    为总结诊治这一疾病的临床经验,增进学术交流,6月12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北京国泰医院协办在京召开了“首届红斑狼疮临床经验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红斑狼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研究新进展和新疗法等进行了研讨。

    准确把握自身抗体检测指标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孟学就SLE临床诊断、病情活动性的判断、SLE的免疫机理及自身抗体检测等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指出SLE目前仍然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其患病率在美国是15/10万~50/10万,中国约75/10万,其中90%为30~39岁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8∶1,5年生存率为98%,10年生存率为84%。最新的诊断标准应是1997年ACR修订标准,与1982年ACR修订标准比较,把狼疮细胞阳性改为抗磷脂抗体阳性。

    关于SLE病情活动性判断,则依据2000年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如癫痫样发作、精神症状、器质性脑病综合征、视力受损、颅神经异常、狼疮性头痛、脑血管意外、血管炎为8分。关节炎、肌炎、管型尿、血尿、蛋白尿、脓尿为4分。皮疹、脱发、黏膜溃疡、胸膜炎、心包炎、低补体、抗ds-DNA抗体增加为2分。除外感染因素发热>38℃、血小板降低<100×109/L、血白细胞减少<3×109/L,除外药物因素者得1分。

    SLE的免疫机理,目前认为是因突变产生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细胞系,形成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对宿主自身组分表现了免疫反应性,产生“自身中毒性恐怖”,激活了那些在正常情况下安静的而不对自身组织起反应的细胞。

    自身抗体的检测是诊断的支柱,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其中抗核抗体(ANA)的概念,传统定义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6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