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1期
编号:10860069
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1期
C-反应蛋白,1CRP浓度的检测,2CRP水平与冠心病,3CRP水平与心律失常,4CRP与心力衰竭,5CRP预测心血管病的可能机制,6干预(降低)CRP水平对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参考文献】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血清中常见的非抗体性蛋白质。正常人体中含量极微(1mg/L),但是感染、物理损伤、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受损的组织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IL-6等),这些细胞因子可刺激肝细胞合成大量C-反应蛋白。在急性反应期,CRP可升高100倍以上,故CRP通常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记物来检测。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有脂质聚集,而且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重要促发因素。因此,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CR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CRP浓度的检测

    通常实验室应用免疫浊度法和乳胶凝集法测定CRP浓度,以供临床检测验证,此种方法能检测到的CRP浓度范围为3~200mg/L,但若应用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检测动脉斑块的炎症、预测健康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其灵敏度则远远不够。因此,近年来对CRP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多项改进,其中包括应用ELISA法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测定抗CRP抗体。目前,可被检测到的CRP最低浓度已可达0.15mg/L,但仅有有限的几种测定分析方法进入市场,最近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批准了一种自动化的CRP测定分析仪用于检测CRP浓度(高敏 CRP,hs-CRP)以评估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几种测定方法正在试验或评估阶段,预计不久将应用于临床。此外,研究发现健康个体的CRP水平24h保持稳定,因此,CRP的临床检测可以不考虑时间的影响[1]。

     2 CRP水平与冠心病

    近年来多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hs-CRP水平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时间的独特预后因子。ECAT研究[2]观察了2121例心绞痛患者(包括稳定和不稳定),发现CRT水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45%。CARE研究[3]显示hs-CRP升高是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CRP水平在最高四分位的患者较最低四分位者5年间再发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增加80%(RR=1.77;95%CI=1.1~2.9)。

    此外,已有十项前瞻性研究一致显示,hs-CRP升高是一般社区健康人群首次发生冠心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多重危险性因素干预试验[4](MRFIT)通过17年的随访观察发现hs-CRP与冠心病死亡成连续正相关(RR=2.8;95%CI=1.4~5.4),但这种关系仅在吸烟者中明显存在。美国医生健康研究[5](PHS)通过对社区健康人群的研究亦得出一样的结论,但该研究表明此种正向相关关系在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人群中均同样明显存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