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参考
编号:11009273
人情费成上海老人不堪承受之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9日 《健康时报》 2006.05.29
     并不丰厚的退休工资还要给女儿一家买菜烧饭,给孙子买玩具,探望生病的亲戚,这些人情费开支让老人吃不消。昨天,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市2072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的支出构成中,给子女、孙辈和其他亲友的人情费惊人:城镇老人占到每月总支出的14.5%,农村老人则更高,占到20.1%。

    “我每月要给孙子、孙女一笔零花钱,还给他们买手机、买书、买衣服,且两个儿子全家每天都要来吃晚饭,再加上亲戚孩子结婚、探病等,每个月的开销真是不小。”家住浦东新区的付先生每月退休工资2000多元,但以上的各项开支却占去了他退休工资的绝大部分。

    调查显示,本市城镇老人平均每月的人情费为117.5元,占总支出的14.5%;农村老人平均每月人情费为81.7元,占总支出的20.1%。

    老人平日也会收到来自子女等晚辈的人情费收入,但是这些收入与支出相比,赤字较大,尤其是城镇老人。数据显示,城镇老人平均每月来自子女、孙辈和其他亲友的人情费收入为82元,但支出却为117.5元,而且调查中只有20.7%的老人收到子女和孙辈的补贴,而为子女和孙辈提供各种补贴的老人则要占到42.7%。相比之下,农村老人平均每月人情费收入为92元,而支出为81.7元,未出现赤字情况。

    老人补贴小辈有多种原因,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子女工作不稳定或者没工作,收入水平低,经济比较困难;还有的是因为注重亲友之间的礼仪往来,而老年人送礼后,最后收到回礼的往往是子孙辈;也有的是子女看到老人生活条件还可以,故意揩油。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让老年人承担大量的人情费支出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会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负责调查的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海旺如此评价这一现象。

    “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要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就必须有足够的经济保障,然而他们中多数人收入微薄,只有子女或者孙辈贴补一些,才能有闲钱去参加旅游、健身和娱乐活动。”周海旺认为,除了晚辈体谅老年人,老年人本身也要改变观念,放手让子女独立生活,去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自己则更好地安享晚年。

    摘自5月16日《新闻晨报》郁文艳/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