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1023054
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59期
     我从事中医临床46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运用自创破格救心汤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并使百余例现代医院已发病危通知书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中华医学宝库蕴藏极富,在救治重危急症领域,有强大的生命力,独具特色与优势。方法简单易行,安全稳妥,见效快,成功率高,费用低廉,为普通人群所能承受,适合我国当前国情。二十一世纪,全球已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易患之心脑疾患,又居威胁人类生命三大杀手之首。破格救心汤对多种老年危重急症卓有成效,可有效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故不揣浅陋,将本方组成与思路、个人运用的粗浅体会,简介如下,请海内外同仁不吝赐教。

    破格救心汤组成

    附子30~100~200g,干姜60g,炙甘草60g,高丽参10~30g(另煎浓汁对服),山萸肉(净)60~120g,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g,麝香0.5g(分次冲服)。

    破格救心汤煎服方法
, http://www.100md.com
    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ml,文火煮取1000ml,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破格救心汤的创制与思路

    本方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细究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g左右。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g,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g,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1/6~1/10。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
, 百拇医药
    1961年7月,当笔者救治一例60岁垂死老妇时,患者四肢冰冷,测不到血压,摸不到脉搏,仅心口微温,呼吸心跳未停,遂破格重用附子150g于四逆加人参汤中,武火急煎,随煎随喂,1小时后终于起死回生。按现代药理实验研究,附子武火急煎1小时,正是其毒性分解的高峰。由此悟出,对垂死的心衰病人而言,附子的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我一生所用附子超过5吨之数,经治病人在万例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附子500g以上者,从无一例中毒。本方中炙甘草一味,更具神奇妙用。伤寒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仲景当时充分认识到附子的毒性与解毒的措施,甘草既能解附子的剧毒,蜜炙之后,又具扶正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炙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之弊)。而在破格重用附子100g以上时,炙甘草60g已足以监制附子的毒性,不必多虑。经这样的改进之后,重症病人的治愈率可达十全。而垂死病人救活率,仅可达十之六七。

    由于个人学识浅薄,思路狭窄,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但着眼于“心衰”一端,而忽视了垂死病人全身衰竭的全局——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散失,故本方的治愈率停滞在生死参半的水平,约10年之久。后读近贤张锡纯氏《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为我国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他在书中创立“来复汤”一方(山萸肉60g、生龙牡粉各30g、生杭芍18g、野台参12g、炙甘草6g)可补四逆汤之不足。其论云:“……寒温外感诸症,大病瘥后不能自复,(阴阳气血脱失过甚,全身功能衰竭状态)寒热往来,虚汗淋漓(大汗亡阳,气血将脱)……目睛上窜,势危欲脱(脑危象休克先兆);或喘逆(呼吸衰竭,气脱于上)或怔仲(早搏、心脏纤颤、心跳骤停之先兆);或气虚不足以息(呼吸衰竭),诸症只见一端,即宜急服。”张氏认为:“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古人论肝,皆与高级神经活动相关,亦即现代之脑危象出现前兆,为全身功能衰竭之最后转归)张氏盛赞“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山萸肉为救脱第一要药”。
, 百拇医药
    余师其意,于破格人参四逆汤中重加山萸肉、生龙牡,更加活磁石、麝香,遂成破格救心汤方。方中,尤以山萸肉一味,“大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窃,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此点极为重要,为古今诸家本草未曾发现之特殊功效,可适应一切心衰虚中夹瘀的特征,对冠心病尤为重要。用之,可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失。而龙牡二药,为固肾摄精、收敛元气要药;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急救醒神要药,开中有补,对一切脑危象(痰厥昏迷)有斩关夺门、辟秽开窍之功。《中药大辞典》载:“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小量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均有兴奋作用。对心衰、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均有可靠疗效。”

    破格救心汤增强了仲景先师四逆汤类方回阳救逆的功效。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使本方发生质变。麝香、龙牡、磁石的增入,更使本方具备了扶正固脱、活血化瘀、开窍醒脑、复苏高级神经的功能,从而救治呼吸循环衰竭,纠正全身衰竭状态,确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
, 百拇医药
    破格救心汤的功效与主治

    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致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下,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120~240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编注:本稿用药剂量为李可老中医独特的经验,不可盲目照搬。

    相关链接

    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自创方剂28首,对各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专家之一。,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