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3067
中华医道应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论辩新著《捍卫中医》评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47期
     中华医道研究会会长傅景华新近撰著的《捍卫中医》一书,是态度鲜明的上乘佳作。笔者有幸细阅,受益良多,现就个人所悟评述如下。

    中华医道 重在思悟

    傅氏认为中医到底向何处发展,关键在于我们中医界自己,我们应该深思今天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学?医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中华医道,既不是中医医术,也不是民间医技,它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重要体现,而且开辟了道法自然的新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古人对人类健康认识史上的奇迹。非智非哲之人,难觅中华医道之真谛;非思非悟之士,难入中华医道之门槛。

    傅氏将思悟归结为:学之上为思、思之上为智、智之上为理、理之上为术、术之上为德、德之上为道。运意必先开悟、开悟必先静思,为医者只有修过意、文两径,方可入悟道之门,诚为难矣!
, 百拇医药
    中华医道 取法自然

    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本原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然而现代医学总是在有形的结构中寻找人体的实质,而中华医道则是在无限的运动过程中追溯生命的本原,这种区别是大家不争的事实。傅氏认为这种区别的形成原因在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华文化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概括为天地人的和谐与统一,天地之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之道,中华医道,理应取法自然之道。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整个宇宙之中的自然而然,无限自在,自为始,然为终。中华医道中的德、气、和,数、序、类,发、化、变,态、势、象,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自然的内涵。我们中医工作者的基本行为目标,在于生命的全面自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和全面自行和谐。《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一言中的,直接指明了中医作为“和人”之道,其目标在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通达与和谐。天人合一,惟求中庸,这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道 惟求和谐

    仔细审思中华医道的本质所在,可以认定其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整体观和衡 法理论,应当是中医诊法和治法的关键所在。它以其有异于西医学,乃至整个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自在领域和术理纲纪,及其卓越的实际效果,至今仍然顽强地自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另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始终追求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东方文化认识史上的一个奇迹。

    和谐运动不仅是天地宇宙的主旋律,而且同样也是人体内部的主旋律,“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体之神、气、形和谐统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乃中华医道的理想追求。从根本上讲,中华医道是在人体生命过程、机发变化、神气作用等领域,运用取象比类、从容玄同、参悟生机的方法,领会通达的时空运变、数序关系、态势调控的本一中和之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我们的先祖就以丰富的想象力给后人描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生活氛围,为实现人类身体的协调和精神的和谐,提供了天人和通的文化背景与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确实,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道通于天道,亦可通于人道,而统一于“和谐”二字。医道的行为目标为促进人的生命过程的自主实现、自由发展与自行和谐,而不是干扰、替代或取消人为所能了解的部分生理功能,这就是中医与西医学之间的根本区别,中医属于和人之道,而西医是治病之学。
, http://www.100md.com
    傅氏论道,学识渊博、熟谙经伦,抽象之理,言而有序,拜读其文,可深切感受到他深厚的医学和文学功底。诸如傅氏有言:医道的认识方法包括感思、知思和悟思,中医机因证治当属病道、诊道和治道,治病之法有神治、气治、形治、调治、刺治和药治之别。仅就药治而言,亦有三种境界,上为神用无方,法无定法,以变应变,以化促化;中为审病求机、随机变法、依法组方、运方促治;下为辨病求因,据因立法、专方专药,随证加减。可谓丝丝相扣、字字珠玑。

    中华医道 贯通神气

    在中华医道之中,运气学说和脏象学说是完整解释自然社会和生命科学的两个重要工具,而中华医道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生命之道,所以傅景华先生对这两方面的深入感悟和研究颇费心力。

    对于运气学说,傅氏认为运气属于大道,而不仅是科学;运气是天地人和通的大道,而不是古代朴素的气象学;运气属于自然与生命大一统之道,而不是预测人体疾病的一种学说。早在《内经》之中,《素问·天元纪大论》等就用精辟的文辞无限精彩的给我们描述了宇宙中空间运变、万物生化、星曜转动、周而复始的壮丽图景,而五运六气就是地、日空间运变周期的节律性总结。
, http://www.100md.com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根据“脏藏于内而象现于外”的基本原理,《素问·灵兰秘典论》用社会职能的方法形象地隐喻了人体五脏六腑生命活动的模式,精辟地论述了十二脏的相互关系,深刻地揭示了脏腑的分类特征,既有君主,又有臣使。

    众所周知,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完全道明了心在脏腑中的主导地位。心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其一是主血脉,其二是主神志,这两大功能又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关键,关乎其它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由此可见心脏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傅景华先生熟谙中医经典,引用自如,感悟深刻,在其著作中,分别提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观点。例如,关于中医诊病,他认为用神识来诊察疾病是中医诊法的最高境界;治病当先治神,治神同样是中医治法的最高境界。把握阴阳、提携天地,贯通古今、重视神气,这是高明医者应具的水平。

    中华医道 引领健康
, http://www.100md.com
    上世纪初,中华医道被那些打着“科学主义”旗号的人斥为“伪科学”,差一点被打入冷宫,难以翻身,这又使我们引以为豪的“国粹”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好在经过成千上万中医志士们百余年来的顽强争斗,在新中国历代领袖的大力支持和指引下,中华医道又迎来了自己美好的春天!

    剖析中华医道屡受劫难的原因,大约与两种观念的无限渗透有着直接而极大的关系。其一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者几乎将“科学”一词等同于绝对真理,包括中医在内的一切知识不仅要符合“科学”,而且必须接受“科学”的验证,殊不知“科学”也在发展,有些“科学知识”也非绝对真理。

    其二是西方医学的传入,俨然以“现代医学科学”的身份自居,戴着

    “有色眼镜”审视和“研究”着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中医问题,其结论自然是“中医不科学”,“不科学”自然就是“伪科学”,甚至连“伪科学”都算不上。由于以上两大原因,中医也只能算作散落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谋生小技。
, http://www.100md.com
    然而,科学并非一定就是真理,而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是实践。即使他人如何诋毁中医中药,但他们却难否认中医中药切实有效保障中华民族及人类健康铁的事实。我们应当尊重科学精神,但要批判科学主义;既要迎接未来文明,更要复兴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复兴寄望于中医、中国医疗保障寄望于中医、人类自然健康同样寄望于我们中医,中医将引领现代科学的伟大革命,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保护神。

    健就是自立、自强、自主、自信,康就是宽大、协调、和谐、有序,健康就是生命自在神气形的中和通,以及与自然、社会的中和通,傅景华先生的这番高论无疑为健康正了本、清了源。追求自然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促进生命活动的和谐、协调和有序,则是实现自然健康的重要途径。中华医道不同于其他医学,其诊治宗旨正好符合自然健康所要求的内容,因而自然能够引领人类自然健康的道路,主导世界人类未来健康事业。

    傅氏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深刻地评估了中华医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高屋建瓴地采用犀利的文辞肯定了中医的历史贡献、高深道术和宝贵价值,有力地回击了那些主张“取消中医”者的陈词滥调,相信会有力增强我们广大中医工作者的信心,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奉献于社会。, 百拇医药(郭教礼 陕西张学文中医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