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服务
编号:11481155
医院改革要多务实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4期
     时至今日,人们到医院看病,过程仍十分复杂,别的且不说,单是医生开了处方之后去拿药,就得过“五关斩六将”。一会儿楼上,一会儿楼下;一个地方划价,一个地方收费;一个地方拿西药,一个地方拿中药。这一通东跑西颠地折腾下来,就是身体好的人也觉得累,感到烦,病人怎么受得了?

    医院也在进行改革,设立咨询台,推出“专家门诊”、“专家手术”,实行“一日清”的账单,这确实是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的好事。但令人不解的是,看病拿药环节太多的一贯制,为什么就“雷打不动”、“涛声依旧”呢?

    如果以为这是小事,没必要改,那就错了。环节繁多,耽误时间,影响效率,把消费者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简直是让人活受罪。据说,要挂上北京地坛医院面值为100元的某肝病专家的号,必须在凌晨4点之前,或者前一天下午就过去排队。您说,这样的事还小吗?即使真的是小事,小事见精神,以小见大,为什么又不可以从小事抓起呢?况且,不是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吗?”

    是不能改吗?也未必。划价、收费,可不可以合并?中药、西药的领取,可不可以合并?几个地方合归一处,又有什么不可?一些政府部门,以前办事环节繁多,企业要办成一件事,光公章就要盖上百个,“难于上青天”。后来实行改革,合署办公,不是一下子就化繁为简了吗?不是照样把事情办得好好的?

    走笔至此,想起《工人日报》刊登的一则新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推出看病新模式,方便患者就诊。具体内容,一是电话、网络、短信,皆可挂号;二是从挂号开始,包括各项身体检查,直至拿药离院,都由电子叫号系统进行安排,病人可全程享受“坐等式”服务;三是合理安排科室的位置,把内科、B超、腔镜等联系极为密切的科室,划分在同一层楼中。这样,既避免了患者起早摸黑“排长龙”挂号之苦,又避免了病人楼上楼下的奔走劳累,还大大节约了就诊的时间。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这种做法,令人称道,值得我们学习。我以为,医院改革就要向西南医院这样多务点实,紧紧抓住方便患者这个中心去开展,早日让看病拿药环节繁多的一贯制画上句号。, 百拇医药(李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