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83339
育儿书坊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父母必读》 2009年第4期
     “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王海鸰:和我们的儿子们

    著名作家 王海鸰 倾情推荐

    “鸥,喜欢妈妈吗?”“不喜欢,”一顿,响亮地:“——爱!”这是儿子大鸥小时我们常做的游戏,彼此乐此不疲。我们,严格说是我,把“爱”当做了“喜欢”的更高呈现:喜欢不一定爱,但爱必定首先得喜欢。

    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龙应台说,她知道她的儿子安德烈爱她,“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更为尖锐的是她进一步又说,“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我们都没有错。分别只在我当时面对的是幼子,龙应台面对的是成年的儿子。

    安德烈的父亲是德国人,他本人是德国籍,龙应台在他十四岁时由德国只身赴台湾任职,任职四年再见儿子发现她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却不“喜欢”她,她问“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

    电话中我说给在美国读书的大鸥听,想听听他有何高见,他说,十四到十八?太关键的四年啦!十四岁的安德烈和十八岁的安德烈根本就可能是两个人。结论是,龙应台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龙应台却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