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057902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8期
     3.2.2.2 荷叶提取物中不可标识成分吸收情况 由HPLC图,选取已知成分异槲皮苷作为内标物,计算其他较高含量成分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含量,并计算其肠有效渗透系数,结果见图3,表6。

    结果表明,其他含量比较高的成分中7个成分中,X1,X2,X6的Peff大于0.5×10-4 cm·s-1,依据BCS属于高渗透性成分,成分X3,X4,X5,X7则低于该值,属于BCS的低渗透性成分。

    4 讨论

    4.1 荷叶整体肠渗透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对荷叶中已知的单成分进行了肠渗透性考察,既定成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肠渗透归属,9个成分中仅有儿茶素与金丝桃苷的Peff小于0.5×10-4 cm·s-1,其他成分均大于该限度,儿茶素与金丝桃苷属于低渗透性成分,而其他成分为高渗透性成分。但是,在荷叶总提取物这一复杂环境下,对应成分的肠渗透性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芦丁的渗透系数出现了跨象限的现象,多成分环境下,芦丁成分由高渗透性变为低渗透性,多成分环境下,荷叶中的去甲基荷叶碱与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等荷叶黄酮苷类成分整体渗透率有降低的趋势,而山柰酚渗透系数增大,可能是其他成分促渗作用导致。因此,研究清楚荷叶多成分在整体环境下的肠渗透性,明确多成分环境下成分吸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