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057868
不同补肾阴方药对慢性哮喘气道重构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8期
     [Key Words] Zuogui Wan; Liuwei Dihuang Wan; asthma; airway remodeling

    哮喘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诱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在全球各年龄段人群中,其患病人数多达3亿人,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约为2.38% [1]。早期认为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是哮喘的主要病因,因此临床常用抗毒蕈碱药物、白三烯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化学药物对缓解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显著优势,但不宜长期服用。近年来研究表明,气道重构是哮喘的主要病因,也是其易于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2]。

    中医学理论认为,哮喘与先天肾脏亏虚及后天肺脏虚损有关。因此补肾法是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3]。六味地黄丸是常用补肾方剂,已在临床用于哮喘的治疗。其上调肺组织IFN-γ mRNA的作用与布地奈德无显著差异[4]。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明代张景岳从六味地黄丸组方中保留“三补”组方,加入补肾阴及补阳益阴中药而得,是我国沈自尹院士治疗哮喘的常用方药之一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