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886961
帕金森病,离您有多远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人人健康》 2010年第7期
     每年的4月11日,是“国际帕金森病日”,今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济南举办了“2010国际帕金森病宣传日”公益活动。到场的神经科专家表示,他们最感忧心的是,由于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我国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虽然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如果患者能及时寻求正规治疗,并且能豁达地对待疾病、乐观地面对生活,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程,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寿命。

    什么是帕金森病

    最早系统描述本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他于1817年发表名为《震颤性麻痹》的文章,当时还不知道本病应该归属哪一类疾病,因此称本病为“震颤麻痹”。

    其后,人们对本病进行详细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患者在四肢肌力没有受损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他症状。医学家认为“震颤麻痹”的病名未能完全反映疾病的特征,所以将本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人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手臂不自主地颤抖不停,提笔写字、用筷子进餐、穿衣脱鞋都十分困难,这在医学上称为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所致。陈景润、邓小平、巴金、希特勒等都得过此病。其症状特点是起病缓慢,逐渐发展。开始时手指不自主的颤动,随后逐渐发展到四肢,震颤抖动的幅度也随之增大;同时全身肌肉强直,四肢关节僵硬,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起床翻身、走路均很困难;病情发展到晚期,工作生活能力完全丧失,全身僵硬,卧床不起。

    八成患者身在病中不知病

    70多岁的刘老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做事总打不起精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