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05
编号:13847792
茵陈胆道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人人健康》 202005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茵陈胆道汤;中西结合疗法

    肝胆管结石在临床上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两种,该结石的发病率极高,在国内一度达到了30%,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治性良性疾病之一[1]。该结石的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隐蔽性,在造成胆管梗阻前,患者并不会表现出过于明显的症状反应,通常只会在腹部感觉不适或者无症状表现。直到结石在患者体内造成胆管梗阻,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寒战高热、黄疸等临床症状。肝胆管结石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不然便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肝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但治疗方式存在术后胆管感染、肝功能等隐患,有一定概率造成结石的再生和复发。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6~2019年收治的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茵陈胆道汤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先将观察情况做回顾性总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48例,选取观察患者均符合肝胆管结石诊断标准,并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其中,24例患者为对照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3.21±4.99岁,病程在6~15月,平均病程11.34±2.67个月。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1.22±4.39岁,病程6~16月,平均病程11.25±3.0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四孔法对患者的胆囊管、胆总管进行分离,在进行胆总管穿刺之后确认胆汁,确定无误后在患者的胆总管处纵向切开1cm以进行取石操作。完成之后使用胆管镜对患者的胆总管上部、左右肝管、总管下段进行检查,确认患者肝胆内无残留的结石,完成之后置入T管,尾端打结关闭,并使用可吸收线对患者的胆总管前壁进行缝合。术后进行防感染和保肝处理。

    观察组:采用无菌操作铺巾,采取四孔法进行胆囊管和胆总管分离,手术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给予茵陈胆道汤,方剂材料包括茵陈、栀子、黄芩 、柴胡、木香、枳壳、大黄、金钱草、郁金,每种材料剂量为30g、10g、10g、12g、10 g、10 g、10 g、30 g、30 g,按照1日1剂,早晚分服的方式给予患者,出院后继续保持3个月的服用周期,此后以月为单位,按照1个月间隔时间服用茵陈胆道汤时间维持1年左右。

    

2结果



    2.1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机体恢复状态,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总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2.2比较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机体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进食、术后住院上的时间比较发现,服用茵陈胆道汤的患者在以上指标中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缩短(P<0.05),具体结果见表1。

    对比两组的CHO、TG、TBIL、GOT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有明显下降,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3讨论



    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中的常見病,由于其结石会梗阻于胆管,造成胆管内压力增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目前主要的胆管结石治疗手段,但术后留置的T管虽对于患者的胆汁泄漏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便于医师取出患者体内的残留结石,但也容易让细菌通过T管入侵,致使患者感染[2]。本次临床观察中采用茵陈胆道汤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治疗,茵陈胆道汤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其中的茵陈、柴胡、黄芩等成分可以促进患者的胆汁分泌和排泄,茵陈、柴胡、黄芩等能保护患者的肝脏,降低血脂,而郁金、枳壳、甘草等中药材料则可以起到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减少T管留置时细菌感染的风险。通过此次临床观察可见,服用茵陈胆道汤的患者术后恢复状态明显好于未服用茵陈胆道汤的患者,这表明茵陈胆道汤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赵滨,曹峰 复方茵陈汤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33.22-22.

    [2] 陈龙,颜娟 复方茵陈汤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3.056-056., http://www.100md.com(陈志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