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301023
输液质量控制在新生儿病房输液管理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冯意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护士的技术水平,又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输液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但增加了输液实践的风险,同时也给输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部分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输液风险如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在新生儿无陪病房更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2009年我院成立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后,新生儿科于2010年1月成立了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以加强输液安全管理。通过1年来的实践,在规范科室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护理质量,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照组为2009年1—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1 000例,观察组为2010年1—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1 00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输液时间、每次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药液均为新生儿科常用药物。

    

    12方法

    121成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该小组是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属下的专业小组,组长由医院静疗小组成员担任,另选3名科室输液操作骨干和护士长组成,目标是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范,对疑难静脉输液个案进行指导,预防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122明确输液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① 负责科内输液操作的培训,平时工作中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② 制定高危药物输注的标准及流程;③ 收集并制定科内常用药物使用表,包括剂量、作用、配伍禁忌等;④ 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的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如何做好维护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⑤ 指导并协助疑难个案建立静脉通道,随时承担静脉输液疑难个案的护理会诊;⑥ 负责组织学习新到静脉输入药物的使用要求以保证患儿的安全;⑦ 定期在网上收集关于静脉输液最新动态并给护士提供信息;⑧ 负责科内输液设备的培训及保养工作;⑨ 质控组长负责本科室输液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⑩ 制定输液过程中的人性化举措。

    123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静疗小组质控员每月1次对本病区静脉输液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分析原因并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组长每季度把医院静疗委员会会议精神传达给科室每个成员,并结合本科室特点进行落实,促进科室静脉输液护理的规范化,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3讨论

    在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实施管理之前,科室每年都会不定期发生几例输液并发症及不安全输液事件,虽然也有输液管理制度,但单凭护士长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输液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后,按计划积极开展活动,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护理监管力度,采取临床跟班、考核、抽查等方式进行监控,要求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按护理操作规程进行静脉输液,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每月在科务会议上反馈、总结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科室从2010年1月成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后,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中,输液并发症和不安全输液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输液质量控制小组的成立提高了科室输液质量,包括操作流程的优化,药液配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定了科内常用药物剂量使用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高危药物输注标准的制定及实行,规定了特殊药物如钙剂禁用微泵输注,必须选用吊桶及肢体静脉。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制品、高浓度电解质等渗漏后容易引起皮下坏死的药物用红色警示条标识,保证了特殊用药的安全和效果。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的推广既增加了留置时间,又避免了头皮静脉容易外渗的弊端,为促进静脉输液质量,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提供了有效保证。

    无陪病房没有家长的监督,需要护士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后,在人性化输液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抓好输液服务质量管理是对患儿关怀最直接、最基本的体现,因此,输液过程中更应注重人性化及保护静脉的行为。静脉穿刺时要求护士与新生儿有目光交流,并配以温和的语言,非营养性吸吮等能有效减轻疼痛刺激,也是穿刺过程中的必需品。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需要多次穿刺时请求帮助,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敷贴要求外观整齐,固定有效并感觉舒服。这些举措都体现了输液治疗中的人文关怀。

    成立专业化组织可以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输液专业化管理,是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各成员在科内充分发挥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的作用,实现了科内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输液管理的目标,提高了护士们的责任心及慎独性,通过她们分别带动和指导,不仅促进了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静脉输液控制小组成员的自信心和职业满意度,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是促进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科室内成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既能保证输液安全,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麦志晖,郑丽娇,冯燕英,等输液查对流程再造在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3(8):115-116[J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