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6期
编号:11080947
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6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与媒介。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无法回避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过度使用网络必然对使用者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通过美国广播公司的网页发放并回收的17251 份有关使用网络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7% 的受访者已成了“上网瘾君子”。据此推算,全球2 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 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在我国,目前登记注册的网站已有62 万多家,上网人数达到8700 多万,其中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未成年人占17.3%。可见,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立关系、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按照上网人群中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比例约为6% 的标准,我国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至少在400 万人以上。过分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人格扭曲、学业失败、身心受伤害,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2001 年国内某大学237 名退学学生中,有80% 的人是因迷恋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 名学生中,有1/3 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与无节制地上网有关。因此,心理卫生工作者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索预防和矫治网络心理障碍的任务刻不容缓。

    网络心理障碍者的特征

    网络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已成为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