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0424
玻璃离子牙合垫矫治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闫文凤 刘志杰 张苗苗
第1页

    参见附件(2471KB,4页)。

     2结果

    2.1 临床疗效:矫治后30例患者均达到牙齿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均呈中性关系,面型得到改善,患者满意。

    2.2 测量结果:①骨骼改变:实验组和对照组ANS-Me、N-Me、S-Go都显著增大。②牙齿改变:U6-PP、U1-PP、L6-MP、U1/SN、L1/MP、U1/L1两组矫治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U1/SN、L1/MP、U1/L1、overbite有明显差异(见表1~3)。

    3讨论

    深覆牙合的矫正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安氏II类2分类深覆牙合者,矫治方法通常是先矫治上牙列,解除切牙锁结状态后再安装下颌矫治器,这样必然会延长矫治疗程,前牙平面导板有利于下颌矫治器的粘结,可以使打开咬合与排齐牙列同时进行,缩短了矫治疗程[3-4],但活动平面导板存在需患者配合、固定平面导板可导致口腔粘膜创伤等问题。

    本研究中矢状向上,实验组与对照组SNA、SNB、ANB矫治前后无明显差异(见表1~2),两组相比实验组SNB矫治前后差值比对照组大,ANB矫治前后差值比对照组小(见表3),由此可见牙合垫对下颌的前移更有利,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U1/SN、L1/MP均增大,U1/L1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这是由于安氏II类2分类深覆牙合患者上切牙内倾,下牙弓相对后缩[5],导致下前牙内倾并伴轻度拥挤,上下牙列排齐后上下前牙唇倾度增大,切牙间角明显减小,且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说明牙合垫组上下前牙唇倾更加明显。

    垂直向上,前面高(ANS-Me,P<0.01)和后面高(S-Go,P<0.05)增加,且前面高增加的量显著大于后面高。在上颌第一磨牙粘玻璃离子牙合垫后,下颌骨向下向后顺时针旋转,使前面高增加,但由于后牙伸长(U6-PP、U1-PP,P<0.01),使下颌角下移,后面高也轻微增加。但下颌平面角(SN/MP>0.05)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差异,说明牙合垫引起前后面高增加主要是由于后牙伸长,骨骼并无明显改变。同时上前牙压低(U1-PP,P<0.01)。由此可见牙合垫虽然放置在后牙,但并没有造成后牙压低和前牙伸长。推测其机制:玻璃离子牙合垫仅放置在上颌第一磨牙,在粘结牙合垫后全部牙列除第一磨牙外其余牙列咬合全部被打开,第二磨牙前磨牙通过伸长获得咬合,前牙在弓丝作用下被压低,此时即使第一磨牙出现暂时被压低但在咬合完全打开牙合垫去除后很快恢复并伸长。由以上分析可知牙合垫打开咬合的机制是:①上下前牙唇倾;②上下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

    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打开咬合的方法有很多[6],除平面导板外,还有连续摇椅型唇弓,II类牵引,多用唇弓,口外装置等。以上方法同平面导板一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钟慧等使用上前牙舌侧固定粘结体[7],也可有效快速的打开咬合,但矫治初期覆盖过大、切牙间角过小者无法使用[8],且操作复杂,容易脱落。近几年,随着种植支抗的发展,应用种植钉压低前牙打开咬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9-10],但其费用高,有一定的风险,操作复杂,患者不易接受。而本实验采用的玻璃离子牙合垫成本低,只需临床最常用的玻璃离子即可;操作简单,免去前牙平面导板技工操作流程和前牙舌侧固定粘结体酸蚀等流程,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和医师椅旁操作时间;同时无需等待牙齿排齐后配戴,不妨碍牙齿的移动,而且不需要患者的配合,避免了患者因佩戴过失导致矫治进程的延误,从而缩短了疗程。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本实验组15例患者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咀嚼功能。

    由于牙合垫可使面下1/3高度增加,所以主要应用于后牙牙槽高度不足,面下1/3过短的低角或中等面角患者。在使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时应注意:因本实验采用普通玻璃离子水门汀,此材料易磨耗,因此患者每次复诊时要检查是否需要加高,避免因牙合垫过度磨耗而导致下颌矫治器的损坏。

    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瞬间抬高咬合,打开前牙咬合,可使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及时、准确装配矫治器,不妨碍牙齿的移动,有利于矫治的顺利进行,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Walkow TM,Peck S.Dental arch width in Class II Division 2 deep-bite malocclusion [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2,122(6):608-613.

    [2]傅民魁,张 丁,王邦康,等.中国25 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口腔正畸学,2002,9(4):151-153.

    [3]郭 鑫,刘 进,葛元输.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8):481-488.

    [4]陈 睿,冷卫东,罗志晓,等.方丝弓结合上颌前牙平面导板治疗三年覆牙合的临床表现 [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3):310 -313.

    [5]Brezniak N,Arad A,Heller M,et al.Pathognomonic Cephal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Angle ClassII Division 2 Malocclusion[J].AngleOrthod,2002,72(3):251-257.

    [6]谭理军.正畸临床打开咬合的方法[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7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