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190009
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第3期
     痤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面部和胸背部,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瘢痕等。痤疮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与雄激素、皮脂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心理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青春期,体内性激素增加或雌、雄激素水平失衡,雄激素使皮脂腺腺体增殖,合成、分泌、排泄皮脂增加,并使毛囊漏斗部角化增殖,造成毛囊口堵塞,皮脂不能顺利排出,形成粉刺。同时,毛囊内嗜脂性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酯酶产生增多,分解脂质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炎症反应,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 雄激素

    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主要是增加皮脂腺的活性,雄激素分泌旺盛,可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皮脂。雄激素还可使毛囊口角化、上皮细胞增生,雄激素中的睾酮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双氧睾酮,与毛囊的受体结合,即能刺激毛囊皮脂腺角化,角质层变厚。角化细胞相互粘连,不易分离,致管口阻塞,皮脂产生与排出平衡失调,这是产生痤疮的主要原因[1]。婴儿痤疮的发生与胎儿性腺和肾上腺早熟产生的雄激素有关;新生儿痤疮多与母体卵巢、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和孕酮大量进入胎儿体内有关,此外也可能是自身睾丸或肾上腺合成过多的雄激素,新生儿幼稚皮脂腺细胞对上述激素反应亢进;青春期痤疮,性腺成熟,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肥大,皮脂腺分泌亢进,同时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潴留,形成痤疮[2];女性经前期痤疮加重者雌二醇降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