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279
平阳霉素注射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林湘群,李为儒,肖学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瘢痕、色素形成情况比较,对照组62例,3例产生瘢痕,发生率4.8%,10例出现色素沉着,发生率16.1%;治疗组65例,1例产生瘢痕,发生率1.5%,210例出现色素沉着,发生率3.0%。两组患者瘢痕及色素形成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

    2.2 复发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 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22.5%;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1.5%。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2.3 综合评价: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睑黄瘤属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上眼睑内眦部,大多呈对称性分布,一般为多发,并可相互融合[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亦随之增加,多见于女性,部分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6],皮疹为柔软隆起的橘黄或浅黄扁平肿物,大小不等,皮疹较持久,影响美观[4]。以往采用外科手术、电灼、冷冻、CO2激光等方法治疗,但有易出血,形成瘢痕和皮肤色素改变等不足[2-3]。

    3.2 平阳霉素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能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和复制,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并可使沉积于皮肤内的脂肪和类脂样物质分解消退,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血管内注射及瘤体腔内注射[7]。而睑黄瘤的病理检查可见真皮中有大量黄色瘤样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和一些黄色瘤样巨细胞,即吞噬了脂质的组织细胞[8]。笔者科室根据平阳霉素的药理作用和睑黄瘤的病理学特征,将其注射到瘤体,通过抑制泡沫状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引起变性和坏死[9],使瘤体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平阳霉素局部注射与其他方法相比,局部用药剂量小,无全身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瘢痕形成机会少等优点,但需重复注射。

    3.3 超脉冲CO2激光机波长10.6um,作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水分,产生高热和蒸汽,使水分子进入气化状态[10],且具有选择性光热解作用,能量的吸收导致细胞爆裂,组织毁坏及热凝固,气化组织准确,从而在操作中能精确控制治疗的深浅度和作用时间,无焦痂且术野清晰无出血。

    3.4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睑黄瘤是根据平阳霉素的药理作用并结合睑黄瘤的组织学特征,注射治疗后影响了瘤细胞的代谢,导致瘤细胞变性坏死,破坏了部分睑黄瘤细胞组织而使睑黄瘤的瘤体变小,但往往由于破坏不完全,因而需多次治疗,单一方法治疗易遗留瘢痕、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且易复发。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充分利用其高选择性光热气化作用,脉冲能量可调,脉冲持续作用残余的瘤体组织后,能够保留皮肤组织得以再生,减少了治疗次数,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复发,并配合外喷皮肤修复因子,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治疗后持续性色素沉着及瘢痕的发生。对伴有血脂和胆固醇增高者,应配合降脂治疗,防止术后复发。

    综合上述,通过临床观察,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睑黄瘤能选择性地破坏瘤体组织,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无热损伤,较其他单一方法治疗更安全、方便,而且缩短了治疗时间,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美容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0-271.

    [2]罗玉嫦.CO2激光治疗睑黄疣40例[J].应用激光,2000,20(3):140.

    [3]任湘禄,孙新花,孟庆娜,等.切除法与电灼法治疗睑黄疣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00,14(5):320-320.

    [4]许成蓉,张 平.超脉冲CO2激光联合肝素钠治疗睑黄瘤疗效评价[J]. 激光生物学报,2007,8(2):476.

    [5]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6-977.

    [6]郭晓莉.35%三氯醋酸治疗睑黄瘤[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2):81.

    [7]孟瑞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