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22216
脂肪干细胞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11期
     2 ADSCs的生物学特性

    真空负压抽脂等技术可获得脂肪组织,脂肪组织进行组织破碎剔除纤维经胰酶消化后分离并在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进而采用流式细胞仪根据ADSCs细胞表面标志物分选、鉴定获得脂肪干细胞。目前研究结果表明,ADSCs并没有特异的标志物,脂肪干细胞大多位于血管周围区域。ADSCs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抗原的表达与骨髓MSCs相似:CD10、CD13、CD29、CD34、CD44、CD54、CD71、CD49、CD90、CD105、CD117。脂肪干细胞不表达造血标志物,如CD14、CD16、CD45、CD56、CD61、CD62、CD104、CD106,也不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144[5-6]。脂肪干细胞AD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原性均较低,由于ADSCs 表达CD49d,而MSCs不表达CD49d,有学者用CD49d来区分ADSCs和MSCs。

    ADSCs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多向分化潜能:ADSCs具有向多种成体细胞分化的能力,如: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包括骨骼肌、平滑肌以及心肌细胞)等[1];②具有旁分泌功能:ADSCs 可合成分泌多种类型细胞因子和成分,包括:①生长因子:有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7-9];②炎性相关因子:有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8、IL-9 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10-12];③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