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4
编号:13504562
再生医疗技术对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创面愈合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4
     2.3 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创面溶痂率比较:用药后第2、7、14天,观察组创面溶痂率一直高于对照组,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的溶痂率已达(80.23±8.11)%,而对照组的溶痂率只有(38.11±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创面细菌阳性率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深Ⅱ度烧伤是临床常见的烧伤类型,换药过程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极易造成感染,影响创面愈合,造成多种不良预后[8]。目前,医学界关于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过程尚不明确,但因其使患者的表皮、真皮均受到损伤,使机体失去天然的防御屏障,从而使得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由于此类烧伤的真皮浅层皮肤附件发生损伤,修复时痂下损伤边缘的表皮和残存附属器的上皮增生覆盖创面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