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音乐与健康
编号:13281785
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4期
     〔摘要〕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应围绕音乐心理学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本文简要阐述了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对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详细探讨了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促进中学音乐教学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中学音乐课堂;审美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68-02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一般用于修身养性、调节心情,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日渐深入的教学模式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或调整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音乐教学也是这样。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以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主,因为不是主科,学生很少将时间花在上面。音乐这门学科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学生认为它可有可无,未将精力投入其中,让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教师应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与表达。将音乐心理学引入中学音乐课堂中,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一)顺应规律,把握规律

    人类的听觉、知觉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幼儿时期的孩子所关注的音乐,多是那些具有很强的律动感、在中高音区、音乐材料单纯的,对他们来说,超过了该范围的音乐便是模糊与混沌的了。而对中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听知觉能力,可感受更低、更高、甚至更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同时不断增加的生活阅历和日渐成熟的心理,也让其对音乐作品产生了偏好、审美判断与理性思维。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培养鉴赏能力,所以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应把握音乐作品和听知觉之间的规律,把握住音乐学习、音乐听辨中的诸多心理学规律,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各种风格类型的音乐。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 http://www.100md.com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论题,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喜欢一些音乐,对另一些则十分反感,某种音乐可让学生产生很多感悟,但某种音乐却让其感到十分无趣。这些现象均十分常见。对其本质进行探究,我们就需要到音乐心理学中找出答案,而答案往往会有很多种。例如听知觉和音乐音响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引导,或者是演奏作品的人未顺应听觉的期待或没有根据美感的需求演奏等。除此之外,“无造型性”和“无语义性”是音乐作品最大的特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不同鉴赏能力的人即使面对相同的作品,所产生的感受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音乐心理学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点,并通过直接有效的方式让我们对不同音乐内容的“听觉感知—联觉发展—联想扩展—情绪共鸣”过程有所认识。

    二、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一)激发想象力

    中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主要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进行必要信息的获取,利用脑部中枢神经感知音乐,而想象力也是借助脑部的活动,再进行适当的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方可使学生把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作品创造的音乐境界,进而形成审美意识,感知音乐世界的魅力。
, http://www.100md.com
    例如,在教学《洗衣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民族风俗进行了解,通过鉴赏民族文化,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出来。

    (二)提高音乐认知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中学生对音乐已具备基础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音乐、听流行音乐等形成了对音乐的基本认知,不仅认识了五线谱,还会弹奏某些乐器,但并未准确认识音乐的意识形态,对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思想与生活意境也缺乏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音乐的基础技巧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让其由理性角度向感性角度转化,感受音乐之美。只有加强学生的音乐认知,方可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例如,在教学“丢丢铜仔”这堂课时,我试着用“不规则拼读法”翻译出原词,“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学生学习歌词时兴趣非常浓厚;之后再借助多媒体将台湾风土人情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然后引入学生熟悉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比较家乡民歌与台湾童谣,整堂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起点,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共鸣,降低学习难度,把台湾童谣一句唱词、一句衬词的特点结合起来,并同火车声“克特克”“库突”等拟声词和身体律动相配合,使学生积极参与整首歌曲的表演唱,最终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 http://www.100md.com
    (三)加强情感体验

    审美情感是所有学生都有的心理活动,流行音乐最受中学生的欢迎,但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育中这方面的内容却非常少,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适当地扩大音乐的教学范围和学生情感体验范围[4]。

    三、总结

    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加大创新力度,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同新课改相适应,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提升其审美鉴赏力。

    参考文献

    [1]邓珊珊.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J].音乐时空,2016 (2) :174.

    [2]王吟.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9).

    [3]葛笑波.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 (33) :30.

    [4]徐金珏.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艺术评鉴,2016 (13) :138-139.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卫 虹, 百拇医药(严宇涵)


    参见: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音乐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