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1215
中医养生皆重水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3年第6期
     一部《内经》也是一部水的《内经》

    水在古代传统思想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渗透到了《黄帝内经》等传统医学典籍中。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宝典和第一部生命智慧百科全书。书中大量关于水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水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水之于养生、健康的重要意义。一部《内经》,简直就是一部关于水的《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腧穴、气血津液、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都贯穿了水的概念,在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也体现了通过治水来达到调整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思想。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夏丽娜副教授说,在生理上,人体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的形成及五脏六腑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在病理上,人体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及五脏六腑功能的失常表现都可见人体水液聚散失常之象。

    据统计,“水”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375次,水被赋予了多种丰富的内涵。中医认为水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物(包括饮用的水)中的“水”进入人体后经脾(脾主运化)、肺(肺主通调水道)、肾(肾主水)、膀胱(气化)等脏腑的代谢,生成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微),润滑脏器或营养全身,其代谢的废物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水谷精微在体内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可以化为“津”、“液”、“血”、“精”等一系列属于“阴类”的物质。

    中医还认为水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可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