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
编号:13661216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健康之路》 201410
     摘要:目的:对临床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进行探析研究,旨在总结报告心得体会。

    方法: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进行全面监测,然后进行全麻诱导,并快速实施气管插管麻醉处理操作;手术过程中维持麻醉状态,同步进行抗休克治疗;手术完成后在患者进入ICU监护过程中继续实施抗休克治疗。

    结果:20例患者在实施了麻醉处理及抗休克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的为17例,其余3例在手术后出现病情加重情况,于术后几小时死亡。

    结论: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最好选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药物选择最好是循环抑制较轻的药物,在全面监测各项指标数据基础上积极配合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麻醉处理 抗休克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55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44-02

    感染性休克属于典型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症,其主要是由感染导致的患者机体有效循环容量出现不足、患者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减少等引起。目前,明确诊断基础上及时利用手术去除原发灶,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此类患者都属于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内环境紊乱,麻醉处理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正确的麻醉处理就成为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对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了探析研究,现就相关研究情况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概况。笔者以2014年1月—6月间我院收治的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38岁到77岁之间。20例患者中经临床诊断,5例患坏疽性阑尾炎,4例患坏死性胰腺炎,4例患者化脓性胆管炎,3例患胃穿孔后出现并发感染,2例患肠穿孔后出现并发感染,1例患肝脓肿,1例患肠梗阻坏死,1例患嵌顿疝合并腹膜炎。20例患者中病情都比较的严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呼吸浅快、低血压、低氧血、心动过速和弥漫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及机体酸碱失衡等症状,全部与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相符。
, 百拇医药
    1.2 麻醉处理方法。手术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再次进行有创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同时给患者行心电图、呼吸、体温、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尿量等指标监测;接着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并行快速气管插管,诱导方式使用静脉注射丙泊酚或者依托咪酯,对应剂量分别为1~2mg/kg、 0.2~0.3mg/kg,同时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药,剂量分别为0.01~0.02mg/kg、1~3μg/kg和0.1mg/kg。手术中: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持续的泵入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进行麻醉维持,具体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进行调整。手术全程同步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根据机体各项参数的监测结果决定给予患者羟乙基淀粉、林格氏液、新鲜冰冻血浆、全血或者血小板等补充。手术过程中进行扩容同时,实时注意监测CVP和尿量变化,目的是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肺水肿。在给患者补液过程中,如果发现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要及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甲肾上腺素,剂量保持在100~300μg之间,可根据监测情况多次实施;如果发现注射甲肾上腺素后效果仍不理想,可以给患者微泵输注多巴胺或者肾上腺素,剂量分别为4-10μg/kg/min、0.01-0.5μg/kg/min;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依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时的对患者机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行调整,可以使用适量的氯化钾和碳酸氢钠;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可以对患者微泵输注硝酸甘油,剂量参考值为0.5-5μg/kg/min。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可以使用呼气末正压治疗,以小潮气量(一般在4~6mL/kg以下)和最佳呼气末正压通气,目的是预防患者出现肺损伤。如果发现患者体温出现升高,可以采用冰袋、冰帽、酒精擦浴和冷水冲洗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适量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来增加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手术后:将患者送入ICU病房监测,同时对患者继续实施抗休克治疗。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收治的20例患者中,在手术后所有监测指标明显好于手术前,血压出现回升,心率明显减慢,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都较为稳定,自主呼吸状态下低流量吸氧、氧饱和度达到92%以上的患者共有17例,另外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分别于术后几小时内死亡。

    3 讨论

    3.1 麻醉方式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手术最好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该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便于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呼吸等管理;之前使用较多的椎管内麻醉,由于其会对患者静脉回流和外周血管阻力产生影响,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患者低血压无法纠正情况。

    3.2 麻醉药物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过程中,最好选择循环抑制较轻类的药物,如:芬太尼、维库溴胺、地西泮、羟丁酸钠和氯胺酮等,药物剂量使用建议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要求。
, 百拇医药
    3.3 手术中全面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更是较快。为了做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准确分析,需要全面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一般应包括BP、T、HR、R、CVP、ECG、SpO2、尿量和血气分析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实时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整机械通气各项参数,积极的纠正患者机体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贫血症状,保证患者机体各项参数处在正常生理水平范围内。

    3.4 术中行抗休克治疗。

    3.4.1 血容量扩充。给予患者血容量补充是感染性休克治疗重要环节之一,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补充林格氏液,同时给予患者羟乙基淀粉、冰冻血浆、全血或者血小板补充。

    3.4.2 感染控制。对于感染性休克治疗过,一种方式就是手术清除感染灶,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使用抗生素,其中二者结合使用最多,即在手术过程中充分考虑感染源、病原体及抗生素敏感性情况下,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

    3.4.3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果发现单纯的血容量补充并不能完全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那么就必须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患者机体循环,旨在改善患者机体组织血流灌注,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唐小桂.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4,(10)

    [2]梁富华,杨伟才等.感染性休克30例的围麻醉期处理[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02), 百拇医药(彭承旭)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