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73341
甲亢性与非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神经电生理检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邵西仓
第1页

    参见附件(2082KB,3页)。

    邵西仓

    【摘要】目的通过对甲亢性及非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2例周期性瘫痪(PP)病人分成甲亢性PP(TPP)23例及非甲亢性PP(非TPP)19例两组,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皮肤交感反应(SSR)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TPP组EMG异常16例(69.6%),TPP组为15例(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CV、SSR潜伏期和波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PP病人伴有明显的肌电图异常,神经传导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关键词】 周期性麻痹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皮肤交感反应

    【分类号】R581;R745.1

    周期性瘫痪(PP)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离子通道病,可以家族性发病,在我国多为散发病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四肢对称性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伴有低血钾。临床上周期性麻痹部分病人为不明原因的,部分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为了解这两类病人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现将对
------
     摘要:目的 通过对甲亢性及非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42例周期性瘫痪(PP)病人分成甲亢性PP(TPP)23例及非甲亢性PP(非TPP)19例两组,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皮肤交感反应(SSR)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非TPP组EMG异常16例(69.6%),TPP组为15例(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CV、SSR潜伏期和波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