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4
编号:13779638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肺炎9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4-0066-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临床确诊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与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痰.镇静.吸氧.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综合治,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咳喘症状减轻及肺部罗音消失较快,治疗效果明显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上加用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中西医结合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可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出生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我院儿科进年来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外,并辅助于中药麻杏石甘汤随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2008年10月-2000年10月以来,住入我科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均符合诊断标准《儿科学》第五版标准:其中发热120例,伴烦躁者80例,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者58例,合并心衰者20例,白细胞数>10×109/L者75例。将150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7天30例,年龄>7天60例,早产儿31例,足月儿59例,体重<2500g 20例,体重>2500g 70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7天19例,年龄〉7天41例,早产儿20例,足月儿40例,体重<2500g 16例,体重>2500g 44例。两组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均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儿科常规综合治疗:吸氧,雾化吸痰,镇静,改善循环:酚妥拉明3-5ug/kg,多巴胺5-10ug/kg静滴,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静点,选用青霉素抗生素,也可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合并心衰者予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则:宣肺化痰平喘,清热解毒,基本方为:炙麻黄3g,杏仁5g,生石膏10g,茯苓5g,白术5g,川贝母5g,半夏5g,甘草5g,五味子5g加减:(1)风寒闭肺型:加荆芥,豆豉辛温解表,加桂枝与石膏表里双解,2)风热闭肺型:加黄芩5g,板蓝根5g,生地黄6g,以增加清热解毒,且注意养阴。(3)痰热壅肺型:加苏子,前胡宣肺化痰,热甚腑实加大黄2g。煎服方法:上药头煎加水80ml,取汁40ml,二煎加水60ml,取汁30ml,两煎混合,每日一剂,频频喂服,重症者用滴管或鼻饲法,每日每次喂药量3-5ml,疗程10天。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1-3天内,肺部干湿罗音完全吸收,肺部阴影消失;有效:治疗3-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干湿罗音减少,肺部阴影部分消失;无效:治疗5天后,病情改善不明显,肺部阴影无改变。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6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为新生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但病情发展快,病势凶险,如治疗不及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由不同病原体致肺部炎症,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肺部点片状阴影为临床表现,因其时有反应力低下,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使家长和医护人员忽视,导致延误诊断,现代医学多应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类药物对症治疗,有时疗效不甚满意。有些患儿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迁延不愈。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势在必行,新生儿肺炎属中医学喘嗽范畴。系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闭肺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治宜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中药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剂,出自《伤寒论》,原方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效。研究证实有止咳平喘,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方中炙麻黄宣肺泄热平喘;杏仁引药入肺经,化痰止咳;石膏清肺热,止咳,且佐麻黄之辛热,使肺气宣而不助热;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合用生津止渴;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川贝母化痰止咳;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现代药理表明麻黄可松解支气管平滑肌,杏仁,半夏可对咳嗽中枢拟制作用。新生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气血未充,正气不足,故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时,应特别要注意扶其正气,故文中选用五味子,治肺虚喘咳,《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目前,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既能发挥西药起效快的特点,又能发挥中药汤剂作用持久、辨证用药针对性强的优势,且能调节病后体虚,标本兼治,预后好。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肺炎其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更好的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幕逖,宁寿宝.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114

    [2] 张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0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2):27-28

    [3] 邓中甲,连建伟.方剂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48

    作者单位: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 百拇医药(陈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