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4期
编号:11526933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的各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科肝肾阴虚患者57例,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加减使用的方法,治疗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7~15 d为1个疗程。结果 对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组总有效率94.7%。结论 六味地黄丸(方)对高血压、糖尿病、肾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药理作用;肝肾阴虚;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系北宋名医钱仲阳之名方,始创于其《小儿药证直诀》,名六味者,其由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其二方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备。经多年临床疗效观察,其疗效确切。本研究选取我科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的57例肝肾阴虚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汤)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的57例肝肾阴虚患者,年龄均>18岁,最小19岁,最大69岁,平均49.3岁,其中男34例,女23例。患者中高血压16例,糖尿病25例,慢性肾炎16例。所有患者诊断均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三种病种中,高血压组症见眩晕头痛,耳鸣健忘,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数,平均血压为(169±16)mm Hg/(112±6)mm Hg;糖尿病组表现为“消渴”症,以口渴多饮,多食而消瘦,小便频数、量多为特征,空腹血糖平均浓度(8.9±3.1)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平均(12.7±2.7)mmol/L;慢性肾炎组症见耳鸣腰酸、尿频乏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等,尿检白细胞(±~ ++)、红细胞均为(+)、尿蛋白定量平均为(8.38±2.68)g/24 h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