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4期
编号:11910490
超声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
     3.2.2 局限性 超声对胆道扩张诊断敏感,但对胆系狭窄不敏感,且易受胃肠气体的干扰仅显示肝门部胆管,因此难以明确梗阻部位,具体狭窄部位的判断还需依赖其它影像学检查;对肝动脉狭窄的诊断存在局限性,只能大致通过测量肝动脉内径、流速、RI来判断肝动脉内径是否变窄,确诊还需DSA造影等检查;对早期胆泥检测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胆泥、胆结石的存在,常常并没有合并胆管扩张,且胆泥、胆结石的回声与周围肝实质或胆汁相近,超声尤其对长条状胆泥难以鉴别;对于胆漏超声只能发现肝门、肝内或肝周等部的局限性积液暗区,无法判定胆漏具体部位,也不易与上述部位血肿鉴别。

    3.3 BC诊治中的影像手段比较 胆道造影技术是胆漏、胆管狭窄、胆管铸型、胆石及胆泥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超声由于可观测到是否有胆系扩张、淤胆、胆漏等,为胆道造影提供线索,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筛选及替代方法,但因对早期胆管扩张缺乏灵敏性,早期疑胆道疾病可经T管胆道造影,后期可行ERCP或PTC检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CP成为诊断BC的精确、省时、无创的新方法。

    3.4 超声诊治BC的体会 正常情况下肝移植术后胆管未见明显改变,早期少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胆管增宽,一般1~2周后可恢复,如胆管扩张明显并逐渐加重则是则要考虑术后胆管狭窄、胆管结石等BC的出现。

    肝内胆管不规则增宽,管壁回声增强等超声征象更多因急性排异、缺血、胆管炎引起而非胆道梗阻所致,要注意鉴别。目前肝移植术后BC尤其是胆道结石、胆泥形成及胆道狭窄治疗首选纤维胆道镜,但因难以进入小于其管径的Ⅲ级以上的末梢胆管或管状狭窄、畸形的胆管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致一些位于末梢胆管内或狭窄段以上胆管的结石无法取出,配合应用超声可最大限度发现任何部位的胆管结石,远期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超声作为肝移植术后发现BC的粗筛手段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实际工作中结合其他检查更能明确诊断,为临床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2006:648650.

    [2] Phatak Nina,Kochman Michael L.Biliary endoscopy.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4,20(3):281287.

    [3] Parry SD,Muiesan P.Cholangiopathy and the biliary cast syndrome.Eur J Gastroentero Hepatol, 2003,15(4):341343.

    [4] 刘振文,邹卫龙,朱晓丹,等.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26(4):240242.

    [5] 张炜炜,孔文韬,仇毓东,等.肝移植术中及术后肝动脉超声检查的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20(3): 203206.

    [6] 郑树森,吴健.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和围手术期处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3):161163., http://www.100md.com(贾 莉 高晓军 曲 虹 宋 涛 娜仁图戈)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