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4期
编号:11910685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总结中医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的转归与否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儿为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后,1例为轮状病毒肠炎后合并重症肺炎,1例为腺病毒肺炎。5例患儿均有反复或持续咳嗽、喘息。5例肺CT结果均为通气不良,典型马赛克征3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1例,纤维支气管镜示气道慢性炎性反应2例。随访0.5~1年,目前患儿病情稳定,为再有重症发作,复查肺CT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例在发作基本控制后未再有明显喘息发作,1例表现偶有轻度间断咳嗽发作。结论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感染所致者常见,初期多有重症发作,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和喘息。治疗以小剂量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及糖皮质激素和中药为主,配合必要的对症治疗。中医药对延缓病理改变。

    【关键词】 细致气管炎;闭塞性;肺CT;中药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既往主要靠肺活检明确,但由于取材困难,使病例的诊断出现困难,随着高分辨CT的应用及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的深入,使本病的诊断逐渐得到提高。现将近年收治的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的临床资料做一总结。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本院收治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符合临床闭塞性细致气管炎的诊断条件[1],5例患儿发病年龄在8个月左右,最小5月,最大1.1岁,男4例,女1例。

    1.2 病因 3例患儿为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后,表现主要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呼吸衰竭,1例为轮状病毒肠炎后合并重症肺炎,1例为腺病毒肺炎。

    1.3 临床表现 5例患儿均在首次肺炎后留有反复或持续咳嗽、喘息。肺CT均有通气不良,气管炎性表现,其中典型马赛克征3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1例,2例纤维支气管镜示气道慢性炎症。

    1.4 治疗方法 均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希舒美)颗粒1~3 mg/(kg•d),1次/d口服;泼尼松1~1.5 mg/(kg•d),分3次口服,4~8周根据病情,采用缓慢减量,每半月或1月减2.5 mg,若病情控制不佳,也有采用移行减量方法,疗程3个月~1年;中药辨证治疗。每1~2个月复查肺CT1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百拇医药
    1.5 预后 5例患儿目前全为门诊随诊,无死亡病例及呼吸衰竭、反复呼吸道感染、重度喘息发作。

    2 讨论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 )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在儿童中是一种相对少见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2]。多见于重症感染之后的儿童,亦可见于异体移植,吸入有毒物质,自身免疫疾病患儿[34],本组病例均为重症肺炎之后,与国内刘秀云等[5]报道基本一致。

    本病是一种慢性或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治疗本病多以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主要疗法,合并肺部感染时根据情况选择应用其他抗菌素。笔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咳嗽、喘息,多属祖国医学的“咳嗽”、“喘病”范畴。主要病机为肺窍失宣,痰浊瘀肺,气道阻塞,肺失宣降。治疗以宣肺化痰、活血通络为主要法则,但在其病变的不同时期,其病机表现不尽相同,应分期辨证用药。急性发作期,治肺为主,清除痰热,条畅气机,解除气道阻塞。因为本病初期多有肺炎的重症发作,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有痰,白粘或黄,喘息、气促、鼻塞、流涕,其病机为风热闭肺或痰热郁肺或毒热闭肺,阻于气道,气道不通,肺气闭阻,治疗以疏风清肺化痰兼活血通络为则,以苇茎、薏苡仁、冬瓜仁、鱼腥草、桃仁、桔梗、杏仁、苏子、莱菔子、橘络、赤芍、丹参等为主。该方具有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用寒凉,防损伤脾胃,生痰生饮,使有形之邪阻络,血行淤滞而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正如张锡纯所说:“治肺之药,过于散则有碍于翁,过于敛则有碍于辟”。同时注意热毒炽盛,易煎熬津液,使痰浊之邪阻于肺道,胶固难解;慢性期,治脾理肺纳肾气,本病在感染控制后,多处于迁延期或慢性恢复期,感染后的病理损伤及炎性反应并未有完全恢复,加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临床多伴有阴虚火旺的表现,同时由于感染顽固,迁延难愈,痰浊兼瘀血阻络为本病的一大特点。痰为体内津液运行不畅,津聚成痰、成饮,有形之邪易阻肺络,痰瘀胶固,迁延日久,必有体虚,此期重在补虚培本。治虚之法,当遵循“损则益之”,“虚则补之”的原则,以益气为主,佐以养阴、化痰、活瘀。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之属;若肾气虚者,多用紫河车粉、菟丝子,或肾气丸、右归丸。日久伤阴或阴虚痰热留恋者,伍用养阴之品,如南北沙参、麦冬,生地,白芍,当归等。 现代药理认为益气养阴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使正气盛而邪退,感染早日控制,同时益气养阴之药,能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以治肺为主,兼顾五脏正如《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五脏之病必及于肺而能令人咳,所以清除犯肺之邪,调其寒热,去除痰瘀,条畅气机,恢复其功能为治肺之要,同时兼顾他脏,或培土生金以治痰源,或益气固表而防邪犯,或辛开苦降调其气机,或滋阴补肾,温补肺脾并納肾气。总之,不管病情处于哪一期,瘀血、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时致病之邪,故活血祛痰通络,贯穿疾病始终。正如《血症论》所说:痰水之蕴由瘀血使然,当祛瘀血而痰水自消。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属于难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早期及急性期以风热闭肺或痰热闭肺或毒热闭肺为多见,慢性迁延期多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兼痰浊阻肺,或肾虚納气不足并伴有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使治疗较为困难,故在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其他抗菌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加用中药,往往收到较好疗效。因此,笔者认为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中西结合,现代医学纠正感染,传统医学纠正感染后的病理损伤或炎性反应,紧抓住病机,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中西结合,促进疾病的缓解。但是由于其病程长,治疗困难,要求患儿长期坚持随诊用药。

    对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同时由于观察病例少,无对照组而无法评价其根本疗效。但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Zhang LJ, Irion k, KozakewichH, et al. Clinical course of postinfectious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Pediatric Pulmonol,2000,29(2):341350.
, 百拇医药
    [2] 袁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国医刊,2008,43(2):13.

    [3] Kurland G,Mickelson P.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in children.Pediatr Pulmonol,2005,39(1):193208.

    [4] Mauad T,van Schadewijk A,Schrumpf J,et al,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in childhood bronchiolitis.Pediatr Pulmonol,2004,38(3):233239.

    [5] 刘秀云,江载芳,彭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3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4):263265., 百拇医药(陈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