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3期
编号:11952186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58例(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周晓斌
第1页

    参见附件(1367KB,2页)。

     1.3.3 生存期 用随访的方法确定Ⅱ、Ⅲ、Ⅳ期患者的寿命,II期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III、IV期患者每2个月随访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有效率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的疗程 华蟾素治疗组患者完成1、2、3及3个疗程以上治疗的人数分别为29、27、23、18,最多者完成15个疗程的治疗,对其已采访44个月。对照组患者完成1、2、3及3个疗程以上治疗的人数分别为29、26、20、11,最多者完成11个疗程,对其已随访27个月后死亡。

    2.2 生活质量 华蟾素治疗组病情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10、16、3,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病情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9、15、5例,总有效率为82.8%。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3 实体瘤的变化 华蟾素组的恶化率(20.7%)显著低于对照组(37.9%),P<0.05。结果如表2。

    表2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实体瘤的变化(例)

    组别例数CRPRNCPD

    华蟾素治疗组2902216

    一般治疗组29001811

    2.4 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观察比较治疗1个周期后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指标的变化,结果如表3。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TBIL、ALT、AFP指标的测量结果P<0.01,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