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1947913
两种不同的腋路臂丛阻滞方法对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5日 曾宪明 范利君 朱宝林
第1页

    参见附件(144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腋路臂丛阻滞方法中,突破单点法和动脉周围两点法对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6例前臂、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采用突破单点法,突破鞘膜即给局麻药40 ml;N组采用动脉周围两点法,在腋动脉两侧分别给局麻药20 ml;观察麻醉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及 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腋路臂丛阻滞中突破单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值得推荐。

    【关键词】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腋动脉

    腋路臂丛阻滞水平位于臂丛的末端,由于简便、可靠安全最常用[1],是肘部至手部手术最佳麻醉方法[2]。阻滞方法有异感法、电刺激法、突破感法、动脉穿透法和腋动脉两侧法[1]。选取综合两种常用的阻滞方法来比较其对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男30例,女16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无臂丛阻滞禁忌证和局部病变,随机分为M(突破单点法)和N(动脉周围两点法)两组,每组23例,阻滞局麻药为0.5%利多卡因+0.2%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手术时间1~4 h。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监测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患侧上肢外展,肘屈曲呈90°,前臂外旋,手背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腋窝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处,常规消毒,用4.5 cm长22G穿刺针,M组取一无菌玻璃注射器活塞,穿刺针尖在其前部毛玻璃面上摩擦2~3下,使尖端略变钝,在突破腋鞘有一明显落空感,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40 ml。N组在腋动脉上下(若穿破动脉则在其前后),回抽无血后分别注入局麻药40 ml。两组另用局麻药4 ml在肱二头肌外侧距髁间线1 cm处皮下作扇形注射,以阻滞前臂外侧皮神经。

    1.3 观察项目 手术于注药20 min后开始,记录麻醉前和术前每隔5 min的HR、MAP,切皮时的阻滞镇痛效果:优(痛觉完全丧失);良(痛觉减弱,静脉加用少量镇静镇痛药可完成手术);差(切皮即痛,需改用其他麻醉)。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16.0,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麻醉镇痛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N组有5例穿破动脉,术后观察无血肿发生。

    表1

    两组HR、MAP变化(x±s)

    项目组别麻醉前给药后

    5101520

    HR(次/min)M83.70±11.0684.30±10.8582.13±10.3281.70±9.7781.61±9.61

    N81.35±10.5182.87±9.8080.17±9.9479.78±9.6379.70±9.31

    MAP(mm Hg)M90.91±6.3193.17±6.8582.09±6.6889.61±6.4489.30±6.50

    N91.83±8.6493.35±8.7892.65±8.1890.26±8.2789.91±8.18

    表2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

    M23148196

    N231670100

    2 讨论

    臂丛神经来自C5~8及T1神经前支,有时亦接受C4及T2神经前支发出的小分支,从颈椎至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围绕,在腋窝顶部,臂丛神经在腋鞘内与腋

    作者单位:223600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动脉相伴而行。此处行臂丛阻滞时,应先确定动脉的位置,然后将局麻药注射于动脉所在的腋鞘内或动脉的周围。腋窝处进行阻滞优点有:①位置表浅 ,动脉搏动明显,易于阻滞;②不会引起气胸;③不会阻滞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④无误入硬膜外间隙或蛛网膜下腔危险;⑤三角肌以下手术较好;⑥可放入留置针或导管行连续阻滞[3]。影像学研究表明,腋路神经血管束被分成多个间隔。有人认为筋膜间隔的存在限制了药液的扩散,但这些间隔并非是完整的,有关单点和多点的争议一直存在[1]。有资料表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与局麻药的剂量密切相关。此实验中应用40 ml容量的局麻药,突破单点法和动脉周围两点法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