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077307
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
     糖尿病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仅此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世界第三大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2.85亿,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9200万,如何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仍是目前世界上的医学难题。作者将陈一鸣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经验报告如下。

    1 善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熔中西思想于一方

    陈一鸣主任医师根据自己多年辨治糖尿病的丰富经验,总结出四则协定处方,方中每味药按现代药理研究均有一定降糖效果,分别为:消渴1号方(葛根、天花粉、知母、丹参);消渴2号方(沙参、麦冬、玄参、生地、桑白皮、地骨皮、赤芍、菊花、苍术)、消渴3号方(黄芪、山药、太子参、五味子、生地、首乌、山楂、桃仁、白术、茯苓)和消渴4号方(菟丝子、沙苑子、黄芪、山药、山茱萸、金樱子、牛膝、桃仁、黄精、泽泻)。还据此研制成医院制剂-三消宝I、Ⅱ、Ⅲ号系列胶囊,广泛用于临床。其中消渴1号方为基本方,合2号方为三消宝I号,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合3号方为三消宝Ⅱ号,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者;合4号方为三消宝Ⅲ号,适用于阴阳俱虚型者。

    2 治病以中为主,用药注重辨证

    陈主任在临床中,根据个体证型以及兼症的不同,灵活运用上述数则验方,加加减减,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2.1 阴虚燥热型 体质壮实或消瘦者多为此型。表现为:咽干口干,喜饮多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尿色黄赤,大便干结,多汗,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舌面少津,甚或干燥,脉滑数或细滑数。治则:养阴增液,清热通便。方用:消渴1号方合2号方(相当于三消宝I号)加减:葛根 20、天花粉10、知母 15、沙参 20、麦冬 10、玄参 15、生地 15、桑白皮 15、地骨皮 10、赤芍 10、菊花、苍术 10、丹参20、草决明30(单位:g。下同)。

    加减举例:烦渴加石斛、玉竹、天冬等,热盛加黄连、石膏、芦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