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159580
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的相关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李克儒
第1页

    参见附件(4153KB,3页)。

     【摘要】 目的 肾小球高滤过率是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及正常对照28例,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 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FR <140 ml/min 1.72 m2的正常肾小球高滤过率组46例,GFR≥140 ml/min 1.72 m2的肾小球高滤过组30例。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肌酐(CRE)率、血糖等临床指标,按照Macisaac公式估算GFR,并统计分析GFR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初发2型糖尿病高GFR占39.5%。男女发生率、吸烟、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在两组D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GFR显著相关(r=-1.23,0.07,2.56;P<0.05,0.05,0.05)。结论 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高滤过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早期发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

    作者单位:650041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内一科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1]。糖尿病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高内压等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这种改变是糖尿病肾病的始动因素, 能诱发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本文对76例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患者有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旨在为早期发现肾小球高滤过患者提供线索, 对早期干预治疗, 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内分泌科门诊患者,入选标准:①初发2型糖尿病。②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③尿蛋白阴性。④研究对象无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系统性或活动性疾病。按GFR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 高滤过率组30例,GFR≥140 ml/min 1.72 m2;正常滤过率组46例,GFR <140 ml/min 1.72 m2。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28例,均无肝、脑、心、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1.2 常规项目标本采集及检测 实验及对照组空腹抽取肝素锂抗凝静脉血4 ml,EDTA抗凝血1.0 ml,并留取晨尿,肝素锂抗凝血、尿标本2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70℃冻存。利用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HbAIC(比浊抑制免疫分析法,BECKMAN试剂)、肌酐(CRE)、血糖等项目。

    1.3 尿液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以BECKMAN原装试剂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4 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GFR) 以Macisaac[2]提出的计算公式:GFR=86.7/CycC-4.2。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率的比较以χ2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6例DM患者中30例高GFR, 占39.5%。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吸烟、BMI、血压和血脂在两组D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在两组DM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GFR显著相关(r=-1.23,0.07,2.5;P<0.05,0.05,0.05)。

    表1

    糖尿病各组、对照组各种临床指标(x±s)

    

    变量RP值

    年龄(岁)-1.23<0.05

    UACR0.07<0.05

    糖化血红蛋白(%)2.56<0.05

    未测定,*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正常滤过率组比较P<0.05

    表2

    GFR(ml/min 1.72m2)与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多元回归分析

    

    对照组(N=28)高滤过率组(N=30)正常滤过率组(N=46)P值

    性别构成(男/女)13/1516/1425/210.222

    年龄(岁)44.3±11.343.5±10.5#47.3±11.60.020

    体重(kg)64.2±11.266.3±9.166.6±10.80.640

    身高(cm)167.0±6.8163.5±12.7160.9±6.90.340

    BMI(kg/m2)24.5±3.225.6±4.224.9±4.00.450

    吸烟(%)3936330.125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mg/g)-45±13.5#32±11.20.032

    空腹血糖(mmol/l)5.4±0.69.1±3.8*#10.2±5.0*0.081

    HbA1c(%)-10.3±1.9#7.6±2.20.001

    3 讨论

    近年来,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3],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作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其早期防治引起临床极大的关注,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标志, 一旦出现蛋白尿标志着肾病每况愈下, 肾损害已不可逆转, 仅根据临床蛋白尿出现与否来判断糖尿病肾病已失去早期诊治的意义。Mogensen将肾小球高滤过和高灌注状态划归糖尿病肾病第一期,本研究显示在初发2型糖尿病中,肾小球高滤过的患病率为39.5%,Chaiken等[4]报道的新近发生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的患病率为35%~45%,与本研究报道一致。因而, 分析肾小球高滤过的相关临床因素,有效地对肾小球高滤过阶段进行干预,以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GFR测定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种很好方法, 用胱抑素C

    (CYSC)Macisaac公式计算GFR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最早期诊断的检测手段, GFR > 140 ml/min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兆指标[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5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