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375
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刘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2、PaCO2及PaO2 /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出现肺炎、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固尔苏;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是由于肺发育不全而导致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患儿出现肺不张、肺液体运转障碍,进而引起肺毛细血管与肺泡间的通透性和渗透性变高等病变,出现广泛肺泡萎陷和肺的顺应性降低[1]。NRD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呻吟和三凹症状,病死率较高,临床多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或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大大降低患儿死亡率[2,3]。本院通过对28例患儿采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了患儿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6例,其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4例,胎龄在28~33周,平均胎龄为(30.21±2.26)周,出生体重为850~2100 g,平均体重为(1601.2±256.1)g,病情分级为Ⅰ级8例,Ⅱ级21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两组患者在胎龄、体重、性别及病情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资料见表1。

    1.2诊断标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4]:患儿出生12 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包括气急、呻吟、发绀、三凹症等,呼吸不规则,伴有呼吸暂停,面色灰白或青灰,胸部X线显示分布均匀的细小颗粒及网状阴影等。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支持、补液维持内环境及对症等常规治疗。另外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固尔苏(100 mg/kg)使用前将药瓶升温至37℃,并上下转动至药液混合均匀,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药液4 ml备用;患儿取卧位,先行气管插管,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将固尔苏缓缓注入气管插管,分别取平卧位、左侧位、右侧位及半卧位各1 ml,用药后加压给氧15~30 s,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内迅速分布均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比较

    血气分析、血氧合指数变化结果显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