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18587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李波 孙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80例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77.4%,二联用药比例为19.6%,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为7.8%;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约占78.4% 。结论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疗程过长,在用药时机、药物选择、联合用药方面不规范,应加强监督。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抗菌药物是目前在医院应用最多的药品之一,在我国医院抗生素的比例高,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应用现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也随之产生,这样不仅导致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还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不合理使用导致医院感染率上升以及细菌耐药的增加[1]。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80例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从本院调出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80例外科手术病历,从中随机抽出580份。全部病例均为单一病种,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详细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药品使用情况等,接下来根据《指导原则》中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要求,对每份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由于10例患者进行了2次手术,本次调查的580例患者共接受手术590次,全部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其中男198例,女252例;年龄5~84.6岁,平均年龄46.4岁;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2 结果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约占78.4%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77.4%,二联用药比例为19.6%,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为7.8%。

    3 讨论

    我们认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选择抗生素,应该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常见的正常菌和致病微生物,常规下一般选择疗效肯定、针对性较强、价格较低廉、安全的品种,一般不用3代头孢菌素,首选1代、2代头孢菌素,特别是不用含酶抑制剂的品种及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外科医生一般认为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可以防治多种细菌的侵入,事实上结果未必能预防感染,相反会导致耐药菌的继发感染[2]。

    抗生素是预防性用药,主要针对肿瘤和植入物患者,如甲状腺肿瘤、乳腺、人工血管植人术中用药一次即可满足预防感染需要,最多不超过3 d[3]。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一般患者单纯的病毒感染,不是由于感染所致的发热,以及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原微生物感染。不应选用抗生素。同时清洁手术或者手术野轻度污染,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除非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对于I类切口手术来说,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重要保证,外科医生一般在手术结束后才开始预防给药,没有有效的发挥预防用药的作用。在药理上根据药物分布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等特点选择抗生素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肌内注射后0.5~1 h,或者口服1~2 h,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药物吸收人血,血药浓度达高峰。呈游离状态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一般应短时间应用,对一般的无菌切口手术,一般预防用药24 h即已足够,个别患者可以延长至48 h。预防用抗菌药物一般应在麻醉开始时给药,或着手术前2 h内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人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患者手术后继续用药数次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这样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增加了细菌耐药的机会。

    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由于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卫生资源严重浪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药物费用,最好选择使用方便、毒性小、价格便宜的抗菌药物。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外科医生需要应合理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措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有效医院降低单病种治疗费用,预防医院感染,对促进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社会三方均有益。

    参 考 文 献

    [1] 马迎民,潘亮,谢菲.抗生素的预防应用与重症患者气道内寄生菌的分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