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51640
睾丸扭转56例临床诊治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
     本组睾丸扭转左侧发病率为67.9%(38/56),明显高于右侧,与资料统计发病率相仿。这可能与左侧精索较右侧长,且左侧精索静脉易发生曲张,睾丸重量增加导致易旋转有关。睾丸扭转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多见于青少年,占睾丸扭转的94%以上,鞘膜外型少见,主要见于婴幼儿。本组56例患者均为鞘膜内型,亦与文献报道相仿。

    睾丸对缺血耐受力差。姚启盛等[7]发现,大鼠单侧睾丸扭转6 h后复位,就不能恢复睾丸的生精功能,且复位可以或加重对侧睾丸损伤。因此复位越早越好。多数学者认为应在睾丸扭转后的6~8 h内尽早手术探查,10 h内复位者,睾丸存活率为70%,超过24 h,则睾丸坏死和萎缩不可避免。因此睾丸扭转一旦诊断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在心电图、血常规和凝血三项回报无明显异常即可腰麻下手术复位。因睾丸扭转多发生于青少年,很少患有基础疾病,无需耗时进行过多常规检查,应尽最大可能缩短诊断和手术的间隔时间。

    因手法复位有一定的盲目性,且易加重缺血损伤和耽误手术解除扭转恢复睾丸血运时间,因此应提倡尽早手术,争取时间以挽救睾丸[8]。本组2例患者扭转发病时间6 h,由确诊到开始手术仅用时30 min,及时手术探查复位处理,睾丸得到保留。对于明确缺血坏死的睾丸不要盲目保留,有研究表明扭转后缺血坏死的睾丸不切除,可诱发免疫应答产生精子抗体,造成睾丸萎缩,恶变,并造成对侧睾丸免疫损害,是引起成年后不育的一种原因[9]。

    参 考 文 献

    [1] 王卫宁,王领军,辛海涛,等.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当代医学,2010,16(14):86.

    [2] 朱汝健,孙方浒,汪宫富,等.睾丸扭转42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12):716717.

    [3] 苗文隆,张晓云.睾丸扭转19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3):112113.

    [4] 黄涛,诸禹平,吴劲松.69例睾丸扭转诊断与治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12(5):325326.

    [5] 杨德京,葛永超.睾丸扭转3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4(14):595596.

    [6] 任彦,周云,丁粤粤.睾丸扭转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评价睾丸活力的实验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4):289293.

    [7] 姚启盛,叶章群,王晓康,等.大鼠一侧睾丸扭转对侧睾丸改变的实验研究.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9(8):586588.

    [8] 王海波,孔垂泽,李振华,等.睾丸扭转的诊治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9): 828829,831.

    [9] 傅广波,钱立新,崔毓桂,等.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产生及对睾丸功能的影响.中华男科杂志,2006,12(11):988991., http://www.100md.com(李寿龙 韦和平 韦处青)
上一页1 2